果农潘大叔遭遇“丰收的烦恼”

核心提示: “这些桃子要是都能卖出去,我家的生活状况就能有所改变了!”最近的天气晴雨不定,司徒镇杏虎村村民潘花苟的心情也如这天气一样,看着满园即将成熟的桃子,他总是陷入沉思。

果农潘大叔遭遇“丰收的烦恼”

杏虎村村委会表示会提供帮助,爱心人士也在想办法帮其找销路

图为潘花苟种植的果园。通讯员 偶明明 摄

本报讯(记者 李潇 通讯员 汤秋芳 许晓)“这些桃子要是都能卖出去,我家的生活状况就能有所改变了!”最近的天气晴雨不定,司徒镇杏虎村村民潘花苟的心情也如这天气一样,看着满园即将成熟的桃子,他总是陷入沉思。

潘花苟今年63岁。6年前,他贷款承包了二十亩果园,其中十亩种桃树,其他还有梨树、碧根果树等。“我早年当兵,退伍后就在家务农几十年,现在孙子已上初中了,家里就靠我儿子一个人挑起重担,我承包土地种果树,也是想能赚点钱减轻儿子的负担。”潘大叔说,果园里出产最早的果树是桃树,需要四年,出产较晚的碧根果树则需要六年。去年,桃园里的桃树结果了,不过桃子数量较少,只有几百箱,村委会帮着卖了一部分,还有一些都卖给了亲朋好友。

今年,桃园预计可以出产2000多箱桃子,第一批成熟的桃子6月10日左右就可采摘。“桃树长势好,看着心情好,但桃子没销路,又让人发愁。”几年来,为了这片果园,潘大叔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持续投入了十多万元,“就等果树结果后卖了变现,这样家里窘迫的生活现状也能有些改观。”

潘大叔说,他的烦恼不只是来自这片果园,2015年,他爱人在医院被查出患了尿毒症,由此引起的并发症导致心跳缓慢,无法从手臂上做透析,只能从锁骨下面做,不仅痛苦,而且每周三次透析需要花费1200元,这对潘大叔来说,经济压力更大了。爱人生病无法干活,里里外外只能靠他一个人。

记者联系了杏虎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建新,他表示,针对潘花苟家的情况,去年村委会已经进行了帮扶,并且在年底进行了慰问,“今年,村委会将根据村里的具体情况,为众多果农做好服务工作,会尽量为潘花苟家提供更多帮助。”

而一些亲朋好友知道情况后,也都答应潘花苟桃子成熟后就会去购买。如意慈善开发区分队和巾帼志愿者服务分队也到他家走访,并送去了5000元慰问金和牛奶、食品等。因为忙着照顾果园和妻子,潘大叔的家中无人收拾,凌乱不堪,如意慈善爱心人士又帮着打扫卫生,一些爱心人士还表示会尽力想办法帮其找桃子的销路。

“他们这样帮助我,心里蛮高兴的,非常感谢他们。”采访中,潘大叔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桃子成熟指日可待,希望今年能多卖出一些。”

责任编辑:汤鹄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