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那个年代的穿衣经

核心提示: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民的生活用品、纺织品贫乏紧缺,所有商品都是计划供应、凭票购物。

■龚小勤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民的生活用品、纺织品贫乏紧缺,所有商品都是计划供应、凭票购物。有钱买不到实物,无钱更买不到,人们只好望而止步。尤其是在事关民生的穿衣方面,问题突出。穿衣要凭购布证,供小于求,这个问题一度得不到改善和解决。

那个年代市场上供应的布是咔叽布、洋布或农家自织土布,后来才有的确良布面世。当时人们穿衣服根本不考究,根本不考虑布的美感,而要布厚实耐穿。穿衣易破的地方是膝盖和肩膀,穿破了打补丁,破了再补再穿,实在不像样才会扔掉。那时人身上穿的是补丁叠补丁的衣服,可算是那个年代的一个特色——做人家。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更重要的是能省下布票派别的用场。因为那年代有三穷:国家穷、家庭穷、人也穷。过日子做人家才是真,民间俗话讲得好:“吃不穷,穿不穷,算盘不到一世穷”。

记得童年时,我们一帮小伙伴穿衣少得很,常年衣衫单薄,夏天不管男女老少胸前挂肚兜,挡个腚遮个丑。稍大一点穿圆领衫,男的上身打赤膊,下身一条裤衩,男女老幼打赤膊光脚是常事。冬天虽然有棉衣棉裤穿,但没有内胆(内衣)搭配。

每当看见人家小孩或大人穿卫生衣、卫生裤或头绳衣(毛线衣),我们就很眼馋,闹着要大人买,但大人答应却没有动静,因为买不起,一要布票二是价格贵,做人家的家庭根本舍不得买。说来不信,我一直梦到我结婚时也没能穿上。那时每个家庭因子女多,家庭又困难,吃饭穿衣的头等大事可苦了父母,不能圆小孩新衣梦,所以社会流传“新老大,旧老二,补补弄弄给老三”,袖子裤管短了接一段还可以穿上几年。

在我们丹阳地区,虽没有像其他地区那样几人合穿一条裤子那样艰苦,但也有缺衣少食的事例。有一户人家因子女多,没钱做衣,男人仅有一条裤子,白天劳动弄脏了,晚上洗后晾干,明早又穿上。村上还有一户人家,一家五口,只有一床被子,挤一张床上,因被面顾头不顾脚,天冷你拖我拉。大人为照顾小孩,常常只好挨冻。那时因为条件差,做新的要2丈4尺布,要用两个人的布票才能做成,大人因此舍不得布票,留着要给子女办喜事用。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我在70年代末结婚时的那一段事。结婚时东借西凑简单办了婚事,当新郎没新衣穿,一身外套借两家,因我个矮,穿在身上不合身,更像矮冬瓜,引起一阵哄笑。

后来市场上有棉、绸类布的供应,如棉背心、卫生衣、卫生裤、头绳、绸被面等,但都要一定数量的布票,那半寸长的布票,被人们视为稀有珍宝一样精贵,如果探到市场上有棉布类用品打折或有零头布买还不要布票的信息时,人们会在第一时间内相互告知,棉布门市部门口会早早排起长长的队伍,曾经就有人半夜起来排队购物。

那时是计划供应年代,社会不正之风泛滥,造成物资更加紧缺。开后门习以为常,是能人的天下,他们一句话、一张条子就能买到需要的东西。买不到的东西,能人开后门就能买到,同时也滋长了黑市市场的泛滥。布证粮票是当时的有价证券,不少人家节衣缩食,把证券拿到黑市市场去卖或换取日用品家用。那年代倒卖票证一经查实会按投机倒把和破坏证券罪论处,但在那个年代,黑市市场地下交易从来没有消失过。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所有产品应有尽有、敞开供应,那个凭票供应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成为历史的印记。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