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路,一群人

——记住建局重点工程办公室北二环道路建设项目部

核心提示: 巨大的箱涵、林立的吊机、挥汗的工人……回想北二环道路施工现场,热火朝天、宏伟壮观、紧张快干是大家第一时间想起的画面。

本报记者 丽萍 实习生 郡玉 通讯员 周钰

孙瑜彬在北二环施工现场查看施工质量

记者 丽萍 通讯员 周钰 摄

巨大的箱涵、林立的吊机、挥汗的工人……回想北二环道路施工现场,热火朝天、宏伟壮观、紧张快干是大家第一时间想起的画面。可以说,北二环拓宽改造工程是迄今为止我市投资额最大、工程量最大、工期最短的道路项目。在这个巨大体量的道路工程背后,有这么一个团队,正是因为他们的科学组织、协调推进、匠心管理,北二环路才得以快速推进、按期按质完工。他们就是住建局重点工程办公室北二环道路建设项目部。

北二环改造工程分为北二环道路改造工程和北二环下穿京沪铁路立交工程。住建局重点办北二环道路建设项目部主要负责北二环道路改造工程的建设。

孙瑜彬是这个项目的“队长”,和他共同“作战”的还有11名队友,他们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肯吃苦、细心、责任心强是这个团队的“共性”。孙瑜彬说,项目部类似于整个道路工程的“大管家”,负责协调道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同时监督工程进展,把关工程用料质量和安全施工等,确保整个工程顺利推进。

2017年6月20日进场施工,2018年1月底建成通车。仅7个月工期,北二环道路实现了建成通车,创下了城市建设新速度。“不仅是施工,北二环的拆迁任务也十分艰巨,北二环施工范围内的拆迁面积上万平方米,但我们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沿线全部拆迁工作。”孙瑜彬说,为了做好这个项目他们没少受委屈,被拆迁户的不理解、不配合不仅没有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反而磨练了他们的耐心。

“重点项目办公室相当于一个枢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有极强的专业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我们要在道路施工方面把控好事件的轻重缓急。”孙瑜彬说,由于该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矛盾多,他们通过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表,把所有工作量分解到每一周、每一天、每个人身上,落实责任,分工明确,常态化落实安全、文明施工督查机制等,全力推进项目进度。工作中,大家自愿实行“5+2”和“白加黑”工作制度,只要工作需要,每个人都主动放弃休息时间,选择坚守在工作一线。

早上6:00上班前巡视一下施工现场,晚上下班前必从工地走一趟……整个施工期,这“早一趟、晚一趟”成了孙瑜彬的工作习惯。工地里的工人几乎每个人都认识他,都说他是最敬业、最准时的工地“头儿”。

有一次,孙瑜彬团队检测发现工程某个施工局部的灰土含灰量没有达到6%占比的基本设计要求后,立即责成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并对全线路段灰土含量进行了全部复检。此外,项目部还自加压力,和交运局采取质量交叉检查的方式保障工程质量。

如今,北二环已完工通车,而从事道路工程已有15年的孙瑜彬带着他的团队将继续从一个工地奔赴另一个工地,一个接着一个难题破解,一个接着一个难关攻克,谋划、部署、调度、协调、督促,成了他们工作的全部。但当他们看到一条条道路在他们的努力下建成通车,一切都是值得的。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