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省事用机洗,结果羽绒服“爆炸”了

核心提示: 近日,市民邵女士致电本报民生热线86983119称,自己把羽绒服放进洗衣机后,过了半个小时左右,洗衣机内突然发出了“嘭”的一声,她吓了一跳,连忙拔了插头,打开盖子后发现滚筒洗衣机里全是“毛”,儿子的羽绒服居然“爆炸”了。

图省事用机洗,结果羽绒服“爆炸”了

业内人士提醒:此属低概率事件,但清洗仍要当心

记者 陈晓玲 摄

本报讯(记者 陈晓玲)“我看这两天天气不错,就想着把儿子过年穿的羽绒服拿出来清洗一下,没想到在洗衣机里‘爆炸’了。”近日,市民邵女士致电本报民生热线86983119称,自己把羽绒服放进洗衣机后,过了半个小时左右,洗衣机内突然发出了“嘭”的一声,她吓了一跳,连忙拔了插头,打开盖子后发现滚筒洗衣机里全是“毛”,儿子的羽绒服居然“爆炸”了。

邵女士表示,她以前没有用洗衣机洗过羽绒服,今年是首次尝试。“以前要么是送去干洗店,要么就自己手洗,不过今年自己偷了个懒,因为怀孕了,不太方便,所以就顺手和其他衣服一起放进了洗衣机里。”邵女士告诉记者,衣服放进洗衣机后,她就回房间休息了,过了半小时左右,她就听到“嘭”的一声,“一开始我以为是什么东西掉在地上了,可在客厅里转了一圈却没有什么发现。”正当她转身想回房间时,奇怪的声音又出现了。“我当时听得蛮清楚的,是从阳台的洗衣机那边传来的。”邵女士感觉到是洗衣机的问题后,迅速走过去把插头拔了下来,但让她没想到的是,不是洗衣机坏了,而是洗衣机里面的羽绒服“爆炸”了。“打开洗衣机盖子的时候,我也愣住了,看到滚筒里、其他衣服上都是‘毛’的时候,我自己都觉得好笑。”随后,邵女士把这一遭遇发到了微信朋友圈,本来是想发发牢骚,因为其他衣服上全粘了“毛”,要花很长时间去清理,谁知在朋友圈“吐槽”后没多久,她很快收到了朋友发来的文章,看完后心有余悸,“里面说有人把羽绒服放进洗衣机后洗了大概40多分钟,甩干的时候突然‘爆炸’了,洗衣机盖子都被炸飞了,特别吓人。”

通过邵女士发来的链接,记者看到,文章中解释,“爆炸”的原因是由于羽绒服质量较轻,面层的透气性能差,清洗时羽绒易聚集在一起,羽绒服内产生了大面积空隙。高速甩干时,羽绒不断膨胀,大量气体无法及时排出,在很短时间内将洗衣机有限的内部空间撑满,当气体膨胀到一定程度,超过洗衣机的抗压极限时,可能引起与“爆炸”类似的现象。

记者随后来到一家电器卖场采访,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还没有听说过用洗衣机洗羽绒服会发生“爆炸”,但清洗羽绒服前,务必要阅读产品说明书,最好不要用普通的洗衣机来清洗。据介绍,目前已经有不少品牌推出了带有洗涤羽绒服程序的洗衣机。在销售人员推荐的一款洗衣机上,记者明确看到清洗程序选项中,有“羽绒服”三个字。

一家干洗店的老板也提醒市民,在清洗羽绒服前一定要看服装标签,有的产品标签上明确写有“不可干洗”“不可熨烫”等字样,有的则标注“可机洗”,有的还注明“需使用低速水流”。另外,甩干时,最好用宽松的网兜将羽绒服装起来,可防止高速运转出现的瞬间膨胀。采访中,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洗衣机洗羽绒服发生“爆炸”,需要满足的条件还是蛮多的。首先是要羽绒服外层透气性不佳,其次是要高速甩干,并且在甩干的过程中,由于衣物的挤压产生足够大的气泡,空气压力还必须足够大到能够“爆破”,一般而言,这些是不容易达到的,因此不必谈之色变,“当然,虽然是低概率事件,但也是有可能发生的,所以平时市民在清洗过程中,还是要注意。”

链接:

在羽绒服内侧,都缝有一个印有保养和洗涤说明的小标签,细心的人都会发现,90%的羽绒服标明要手洗,切忌干洗,因为干洗用的药水会影响保暖性,也会使布料老化。而机洗和甩干,被拧搅后的羽绒服,极易导致填充物薄厚不均,使得衣物走形,影响美观和保暖性。所以说,手洗羽绒服是比较正确的方法。

手洗羽绒服时,先将羽绒服放入冷水中浸泡20分钟,让羽绒服内外充分湿润。将洗涤剂溶入30度的温水中,再将羽绒服放入其中浸泡一刻钟,然后用软毛刷轻轻刷洗。漂洗也要用温水,能够利于洗涤剂充分溶解于水中,可使羽绒服漂洗得更干净。

另外,使用的洗衣粉浓度不能过高,最好使用中性洗涤剂。如果一定要用洗衣机洗,那千万注意不要使用脱水功能。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