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自行车多了共享单车来了 城乡公交站点增添了

市民出行方式更多样、更便捷

核心提示: “畅通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这既是广大市民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市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所在。”市交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市将在完善路网结构的同时,继续大力发展公交系统,争取早日建成以“常规公交为骨架、出租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一体化都市公交体系,真正使市民出行不再难。

本报记者 丽娜 菀滢 通讯员 眭成俊 眭昕

“每天骑小黄车上下班,不知不觉,我已经骑行了300多公里,扫一扫就能用,很方便,新推出的‘小黄人’单车更是太萌了,骑车时的心情都变好了!”关注新生事物的方超在我市刚引进小黄车时,就成为了第一批使用者。起初,他觉得投放的数量不多,有时得相隔一公里才能定位到,而且损坏率挺高。可如今,市民不仅能随时随地定位到附近的小黄车,而且对小黄车的爱惜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不可否认,科技的发展正在从衣食住行各个领域改变我们的生活。从2013年起至今,我市已先后在市区设立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191处,设置锁桩4750个,投放公共自行车3600辆。据统计,目前我市公共自行车诚信卡用户达2.1万余人,注册APP用户1.9万人,城市交通慢行系统正逐步形成。除此以外,共享单车的出现使科技直接打通了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共享单车是我市继公共自行车后产生的一种新的交通方式。去年3月,我们与国内共享单车规模企业——ofo共享单车公司接触,并在4月成功引进首批‘小黄车’。”市城管局市容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全市范围内共投放了6000余辆共享单车,线上注册用户5万余人,平均日下单量达4196人次。

自从有了“小黄车”,城市不仅增添了许多亮丽的风景线,生态环境也在慢慢地改善,“大家多骑自行车,自然排气就少了。”而对其存在的监管和安全隐患,作为主要监管部门的城管局也早在“小黄车”入驻的同时便与其签订了《ofo小黄车停放承诺书》《运营承诺书》等协议,多方位维护市民利益,进一步提升我市公共交通运行水平。

除了加快实现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的有机结合,及时为市民解决1~3公里内的慢行出行,我市还通过启用滨江新城客运站,建设汤甲、永安、中北学院、延陵季子庙与吕城等多个公交首末站,新增50辆新能源公交车等方式,进一步优化城市公共交通“毛细血管”。其中,滨江新城客运站建设是我市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服务民生的基础工程。该客运站位于丹北镇通港公路南侧,占地面积35亩,总建筑面积4204.71平方米,其中站房建筑面积3396.33平方米,总投资约3600万元。该站按二级客运站标准建设,具备公交首末站、出租车候客区、机票代售点等功能,设计日均旅客发送量5000人次。自去年6月12日启用后,滨江新城客运站便凭借其现代化的场站设施、便捷的交通换乘系统、优越的对外交通条件,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百姓的出行环境,提升了他们出行的便捷性和舒适性。目前,滨江新城客运站运营车辆约85辆(含长途客运及公交车辆),线路约50条,日发班次约160班。

“畅通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这既是广大市民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市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所在。”市交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市将在完善路网结构的同时,继续大力发展公交系统,争取早日建成以“常规公交为骨架、出租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一体化都市公交体系,真正使市民出行不再难。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