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国禹 摄
本报讯(记者 王国禹 通讯员 徐志海)“今年以来,市民随手乱扔生活垃圾的现象大为改观。可随着春节的临近,街头的商家广告宣传单多了起来,不少市民随地乱扔,这大大增加了我们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近日,在水关路保洁的环卫工人李师傅告诉记者。
随后,记者走访发现,被丢弃的这些商家广告宣传单内容可谓五花八门,有的是推销产品,有的是商家开业的活动宣传,有的是招聘员工,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小卡片。在水关路上记者偶遇了两位正在发小广告的年轻人,只见他们手里各自抱着一沓小广告,两人分工明确,一人往停在路边车子的挡风玻璃上放,另一人则遇到路人就往手里塞。见记者路过他们身旁,一名年轻男子马上往记者手里也塞了一张,并告诉记者:“你好,我们金店春节前即将搞优惠活动,购买金器会有很大的让利优惠。”见记者不感兴趣,该男子还跟随了几步,并不停向记者介绍金器。
“为在春节市场这块大蛋糕中分得一杯羹,商家大肆宣传商品可以理解,但如果不征得路人同意,硬塞给路人,我觉得这种行为有失文明。”采访中,市民石生根表示,“在大街上发放商品广告,不但自身违反交通法规,而且还会给环卫工人增加工作量,带来安全隐患。”
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他们都表示对在大街小巷发放的各种商品宣传单很少关注,大部分都是匆匆看一眼,有的甚至看也不看就往路边一丢。“商家发放小广告,其实就是在制造垃圾,他们完全可以在报纸等媒体进行广告宣传,那样的话,不但效果好得多,而且还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正在新民路保洁的环卫工人表示,最近,她每天都要清扫很多广告宣传单,天晴还好,如果遇上雨雪天气,宣传单都粘在地上,很难清扫,只得用手捡起来。
对此,环卫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杜绝这种现象,一方面要靠市民自觉,收到广告单后如果不感兴趣也不能随地乱扔,应丢入垃圾箱;另一方面也要靠商家的自觉,做到不发放小广告,共同维护城市环境卫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