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运车票预售期,很多人都会选择使用手机软件来购票,记者亲历购票过程——
本报记者 马骏 赵文菁
o_1c3fhpqq453e1fj9t3vv2g8m12
o_1c3fhpqq4cnms8h1an1tocpgc11
记者调查
距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客运高峰期即将来临,现在各种在线售票软件让市民购票更加便捷。然而,一些市民向记者反映,他们在购票的时候发现软件中存在默认搭售的“陷阱”。
眼下正值春运车票预售期,很多人都会选择使用手机软件来购票,但面对如此便捷的购票方式,市民却是又爱又怨。机票、火车票捆绑搭售早已不是新话题,默认勾选套餐、意外险、高速出票费、退改无忧……花样百出,让人眼花缭乱。若不仔细查看费用明细,恍惚间就会被“忽悠”去一些额外的费用。
市民反映:软卧票从650元突然变成680元,是票价涨了?
昨天,市民莫女士向记者反映,称她在使用“高铁管家”这一购票软件帮朋友购买火车票时,因车票已售完所以只能抢票,按下“先付款自动抢”后,从丹阳北去往四川达州的650元软卧票突然变成了680元,查看明细后莫女士才明白多出的30元是被默认勾选了光速抢票套餐。“我朋友还以为我多收了她30元,解释之后她才知道。”莫女士说。记者查看抢票套餐后发现,抢票套餐在界面的最底部,很容易被忽视,并且需要点开后手动选择“不选择套餐”选项才能恢复原价,默认勾选套餐虽然为抢票成功率提供了帮助,但也给不熟悉该购票软件、不着急买票的消费者带来了困扰。“我试过不少APP购票,体验感都不好,有些APP可以选择取消搭售的付费业务,但点击取消后,票价会随之上涨,虽然钱数并不多,但是有种被‘绑架’消费的感觉。”市民刘先生说。经常选择飞机出行的市民刘女士说:“每次用‘同程’,想取消‘退改无忧’选项的时候,就会跳出提醒,提醒我如果遇到退票就可以省一百多元,其中继续购买的选项标的是‘帮我省钱’,他们在选项上也真是花了‘心思’。”
记者亲测:防不胜防,购票软件多存搭售行为
昨天,记者分别使用“携程”、“途牛”、“同程”、“高铁管家”等常用软件尝试购票。记者随机选择了丹阳至重庆北的火车票进行预购。其中“途牛”默认勾选了30元的出行保障、30元的接送站优惠券;“同程”默认勾选了30元的优选服务;“高铁管家”默认勾选了20元的交通意外保险;“携程”则默认勾选了30元优惠券套餐。原本400多元的火车票最多的捆绑了60元的额外费用,这让记者有些“头疼”。
在途牛网购票时,记者想试着取消接送站优惠券,却发现没有该选项,退回到上一个界面时,才能看到一排套餐提醒的小字,点开小字右边的小箭头后才可取消套餐。这一过程让记者着实有些郁闷,原以为是简单的操作,没想到竟是如此繁琐。对于常使用软件的记者来说都感觉麻烦,那对于不常使用软件的一些市民来说,更是要费一番心思了。
随后记者在自己的手机上试着买了明天去往北京的火车票,在有票的情况下生成订单后,订单金额上多出了20元默认勾选的“意外险”选项。点开这个选项的说明,记者发现这意外险还赠送10元抢票礼包、50元酒店优惠券。两次“购票体验”让记者“身心俱疲”。
业内人士提醒:“搭售”模式遭诟病,市民购票需小心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屡受诟病的搭售业务之所以屡禁不止,还是因为与利益挂钩。“互联网售票平台对信息的精准匹配和便捷性,让消费者更青睐线上购票,但同样因为互联网的透明度迫使售票平台寻找新的盈利点,搭售等乱象也随之产生,甚至已成为业内‘潜规则’。”该人士告诉记者,搭售营收甚至占到一些APP总营收的三到四成。“按理说,消费者体验感好的APP更受欢迎,但在线售票APP却对搭售业务‘视而不见’,不约而同地对其选择沉默,不理会消费者对体验感的不良反馈。对这一‘潜规则’管理部门应该介入,这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我市从事法律服务工作的秦斯文说,即使可以取消默认的搭售业务,也有许多不精通互联网的中老年消费者还是会被坑。
通过体验,记者发现,购票搭售,少则数十元,多则百余元。除了默认勾选捆绑消费之外,一些软件对消费者取消勾选还另设了套路,让不少市民每次买票时可谓是“步步惊心”。记者了解到,最近,部分购票软件已经开始整改搭售业务模块。“因为这个涉及到很多程序,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消费者现在看到有的还是默认搭售。”某购票软件一位客服人员说道。近期购票的人会非常多,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订票时,应对订单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同时要提高维权意识,自身权益受侵害时,可以通过协商交涉、投诉举报或司法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