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委全会决议中出现这个词,有何深意

核心提示: 正如一件好的艺术品值得细细欣赏,一份重要的文件也值得细细揣摩。“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近日仔细研读中共江苏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相关重要文件,发现不少值得关注的亮点。

正如一件好的艺术品值得细细欣赏,一份重要的文件也值得细细揣摩。“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近日仔细研读中共江苏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相关重要文件,发现不少值得关注的亮点。

12月25日至26日,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南京举行。

细心的您可能已经注意到,近日公布的中共江苏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决议中,出现了“系统提升”一词,并将其列为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一定要注重或坚持的五个重要方面之一。关注江苏政治语汇的人士可能会马上意识到,这一提法,与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多次谈及的“系统化思维”一脉相承。

从陕西到江苏的高频词

“系统化思维”一词的提出,要追溯到娄勤俭在陕西工作的时候。早在2013年3月21日,时任陕西省省长的娄勤俭向新聘任的9位省政府参事颁发聘书时就表示,希望新任参事“以系统性思维深入研究,对省政府工作多提意见建议”。此后,他在多种场合和工作中倡导这种思维方式。由此,“系统化思维”被舆论认为是这位“学者型领导”提出的施政新理念,而受到广泛关注。

2014年11月,娄勤俭在《求是》发表《运用系统化思维推动发展》,完整阐述了运用系统化思维推动发展的基本要求、精髓要义以及陕西的突破路径。

2016年7月28日,时任陕西省委书记的娄勤俭在中共陕西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上强调,以系统性思维践行“五个扎实”要求,保持不用扬鞭自奋蹄、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奋力谱写陕西发展新的篇章。

2017年10月29日,娄勤俭赴江苏就任省委书记,第二天就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他提出,把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作为我们今后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最根本的依据,坚持系统化思维,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深层次研究发展规律,谋划江苏未来。这是这位江苏新任主官首次在江苏提出“系统化思维”一词。

随后一段时间内,娄勤俭到各地各部门展开调研。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省情实际和责任担当,娄勤俭对“系统化思维”有了更深入思考。

11月9日至10日,娄勤俭在苏州调研时强调,只有坚持系统化思维、注重规律性把握,才能把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会到位、贯彻到位。

11月9日至10日,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苏州调研。

11月13日,首期省管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轮训班在南京开班,娄勤俭亲自作专题宣讲报告。在这场受到江苏政坛广泛关注的宣讲报告中,娄勤俭指出,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十九大的历史性决策和最重要贡献。要牢牢把握贯穿其中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主题,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首要原则,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坚持系统性思维这一鲜明特色。

谈到江苏如何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时,娄勤俭说,要在扎实做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工作的基础上,以系统化思维进行整体谋划,积极开展现代化建设的路径探索和创新实践,增强发展的创新性、探索性、引领性,努力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

11月28日至29日,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宿迁调研。图为娄勤俭在泗洪县四河乡三雪蔬菜生态园与农民拉家常。

11月28日至29日,娄勤俭在宿迁调研时强调,以系统化思维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仗。11月30日,娄勤俭专题调研江苏交通事业发展时提出,要从系统性角度和时代进步角度来研究江苏交通基础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不充分不平衡问题。

12月11日,娄勤俭主持召开十三届省委深改组第九次会议。这是娄勤俭到江苏后第一次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的身份亮相。他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关于改革的部署,坚定不移朝着“走在前列”目标迈进,以系统化思维推进改革落实,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把改革推向前进。次日出版的《新华日报》在报道这次会议时,把“按照‘走在前列’要求系统化推进改革”做进了主标题。

12月22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会,娄勤俭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重点课题调研成果交流中说,要坚持系统化思维,注重规律性把握,鼓励创造性探索,强化根本性保障,积极打造现代化探索实践的“江苏样本”。

运用系统化思维推动发展

如何理解“系统化思维”?“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觉得应当先从了解系统论入手。

百度搜索可以得知,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指出,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以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系统论认为,开放性、自组织性、复杂性,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

再看“系统化思维”。前面我们提到的娄勤俭发表于《求是》上的文章《运用系统化思维推动发展》对此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也是理解这一思维方式的重要参考。

这篇文章开宗明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运用系统化思维提出了治国理政的大政方针,特别是关于发展的重要论述,不仅具有完整的思路和原则,也在思想方法上树立了典范。”

随即,文章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谋划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善于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见微知著,举要驭繁,根据事物的有机联系阐明必然趋势与应对之策。

在这篇近4000的长文中,出现了系统环境特征和发展要素变化、边界约束条件、多要素变量增值叠加效应、系统反馈抑制等多个专用词汇,由此不难看出作者的专业素养和对系统化思维的深刻认识。

这里,“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要提醒您特别注意“边界约束条件”和“系统反馈抑制”这两个词。2016年9月,时任陕西省委书记的娄勤俭在接受凤凰卫视《问答神州》节目专访时也提到了这两个词:“我们考虑任何一个事情,既要考虑到它发展的这种渐进性,或者突变性,也要考虑到它边界条件的约束。任何一种发展都会有副作用,你怎么把发展的副作用这一部分提前做好一些抑制,这就跟系统论的反馈抑制是一样的。所以社会如此,我们做任何项目也是如此。”

由此,人们自然会考虑系统化思维给江苏发展带来的指引。江苏尽管经济发达、发展基础好,但具有人口密度大、自然资源少、环境容量小的特殊省情。尤其是立足新的时代坐标来审视,江苏还存在创新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全面小康建设不平衡等问题和不足。因此,更要坚持发展必须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前提,明确边界约束条件和发展目标的系统性,真正落实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运用系统化思维推动发展的精髓要义在哪里?娄勤俭曾经提出三个关键点,“运用系统化思维推动发展,顶层设计是核心,问题导向是基点,综合平衡是灵魂,三者是有机整体,必须准确把握、自觉遵循”。

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许多问题成因复杂、涉及面广。系统化思维给人的启示是,在通过改革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时,要注重系统反馈抑制与系统发展的关系,有效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中共江苏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上,娄勤俭代表省委常委会讲话。《新华日报》梳理出这次省委全会十二大“亮词”,“系统提升”排在亮词的第一位,当时的解读是这样的: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一定要注重系统提升,最关键的是要系统、辩证地统筹谋划工作,根据事物的有机联系把握必然趋势、应对策略。工作目标上,要把握省情实际和阶段性特征,把各项工作放到江苏大盘子去思考,放到服务全国大局中来考量;工作方法上,要顺应内在逻辑,强化系统谋划;工作推进上,要综合施策,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江苏省级机关一位人士告诉“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系统提升”本身就是“系统化思维”的一种集成与提升,《新华日报》的解读加深了人们对“系统化思维”的理解。

系统论的出现,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系统化思维的倡导与实践,相信对江苏今后的发展也将产生愈来愈深刻的影响。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