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蕲撑住,爸妈正在想办法!”

核心提示: 小蕲今年刚满四周岁,生病之后,他大部分的时间都耗费在了医院里,他想和其他孩子一样上幼儿园,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但一纸残酷的诊断书,让这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心愿,变得遥不可及。在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小蕲的父母更加坚定了一同和孩子与病魔作斗争的信心,但是昂贵的治疗费用,让他们夫妻俩喘不过气来。

孩子身患重病,30多万元的治疗费用愁坏了外来务工的夫妻俩,他们感恩于爱心人士的帮助,但筹到的爱心款仍只是杯水车薪,近段时间,夫妻俩想尽了各种办法,只希望能治好孩子的病——

“小蕲撑住,爸妈正在想办法!”

o_1c2qqspc51i9epuh165nie9cvgg

图为小蕲住院期间的发票。

记者 李潇 摄

本报讯(记者 李潇 通讯员 汤秋芳 周玲)“妈妈,我想我的病能早点好,那样我就能上幼儿园啦!”小蕲今年刚满四周岁,生病之后,他大部分的时间都耗费在了医院里,他想和其他孩子一样上幼儿园,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但一纸残酷的诊断书,让这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心愿,变得遥不可及。在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小蕲的父母更加坚定了一同和孩子与病魔作斗争的信心,但是昂贵的治疗费用,让他们夫妻俩喘不过气来。

小蕲的父亲邱泽艳老家在湖南省洪湖市,他和爱人来丹阳工作多年,2013年8月,小蕲出生,虽然漂泊他乡,但一家人其乐融融。2017年3月,小蕲在南京市儿童医院被确诊为胰母细胞瘤,之后,小蕲经历了七次化疗,一次大手术,还收到过一次病危通知书,好在病情最终得到控制,各项指标也基本正常,并于2017年9月18日结束治疗在家休养。夫妻俩本以为小蕲的病已经完全根治了,然而平静的日子还不到两个月,小蕲的病情又出现了反复。

2017年11月14日,小蕲的病情出现异常,邱泽艳夫妇立即带着小蕲赶到南京市儿童医院,经过B超检查发现,细胞瘤已经转移到肝脏,夫妻俩看到报告后如同遭遇了晴天霹雳,这比第一次发现肿瘤还要严重,让人难以接受,小蕲必须要接受长期的化疗。“妈妈,我们回家吧!您说要带我去公园看鱼,去看小火车,去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玩的呢!”住院期间,听着小蕲天真的话语,夫妻俩的心情极其沉重,孩子还不懂得病情的严重性,妈妈每次都是以泪洗面,之后还要笑着对小蕲说:“小蕲,乖,等肚肚里的小虫没有了,我们就回家了。”看着小蕲可爱的脸,夫妻俩的心都要碎了。

为了让小蕲的病能尽快得到治疗,南京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联系国际国内专家进行联合会诊,制定了五套医疗方案。但是这些方案所需要的费用对于外来务工的夫妻俩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为了小蕲的前期治疗,我们已经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亲戚和朋友也都借遍了。”邱泽艳告诉记者,医生说后期的治疗保守估计需要30多万,多则需要50多万。

孩子的病情说变就变,为了与时间赛跑,尽快挽救孩子,夫妻俩想尽了所有办法。知道这件事后,邱泽艳的工作单位朝阳印务公司发动全体员工募捐了2万余元,如意慈善公益服务团的爱心人士得知后,由云阳分队组织发起爱心定捐,如意慈善总队、珥陵分队、埤城分队、导墅分队的爱心人士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三天时间为小蕲筹到了爱心款11145元,邱泽艳也为儿子发起了轻松筹,但是,这些爱心款对于30多万的手术治疗费用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

为了能多挣点钱,现在邱泽艳每天坚持上班,空闲时间就去照顾儿子。“我来到丹阳后,丹阳人的热情感动了我,这次孩子生病,更让我感受到了丹阳人的温暖,谢谢爱心人士的帮助。现在孩子在南京,马上就要准备化疗了,但治疗费用依旧差得太多。”邱泽艳说,“我们现在就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能凑足医疗费,尽快治好孩子的病。”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