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校地资源 共谋双赢发展

核心提示: 去年9月,随着南师大中北学院丹阳校区的正式启用,我市市民多年来的本科大学梦得以实现。自中北学院启用至今,无论是市委、市政府还是社会各界都对学院的运行与发展高度关注,大家期待着这座学院能为我市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统筹校地资源 共谋双赢发展

——政协委员围绕“校地共建”建言献策

本报记者 丽萍 陈静 尹媛 丽娜

丹阳自古以来就有崇文重教的传统。去年9月,随着南师大中北学院丹阳校区的正式启用,我市市民多年来的本科大学梦得以实现。自中北学院启用至今,无论是市委、市政府还是社会各界都对学院的运行与发展高度关注,大家期待着这座学院能为我市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方面,高校要依据城市来建设和发展;另一方面,城市要在很大程度上依据高校来提升档次和水平,并拓展新的人才空间和市场空间。”在2日下午的小组讨论会上,市政协常委、卫计委副主任谢丰羽以近年来镇江高专丹阳师范学院结合眼镜产业、开设眼视光技术专业,鱼跃集团在中北学院设立公益基金等为例,对探索丹阳企业与中北学院合作的新模式积极建言。她认为,要实现高校与我市的互动发展,必须从我市的实际出发,结合各自优势,找准结合点,并在观念、制度、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具体包括:成立校城融合发展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对新时期我市高校与城市共生发展的问题开展专门、系统、深入的研究,使高校的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更加快速;建设产业园基地,把握潜在的消费市场,建议结合练湖片区总体规划,建立以中北学院为依托的科技研发、人才培养、文化教育、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产业园基地,互为对方创造发展条件;建设城市新型智库,建议相关部门组织协调高校联合组建丹阳市人才发展智库,通过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合作,推行干部双向挂职、优秀人才共享等方式,推进校城联合招才引智。

作为我市文化馆馆长,市政协委员王倩同样为南师大中北学院落户丹阳感到欣喜。在她看来,该学院拥有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对我市群众文化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是一个良好的文化平台。在如何实现高校文化资源与地方文化资源优势的转化和融合,加快推动丹阳文化事业全面发展上,王倩带来了自己的建议:通过举办青年歌手大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实现校地文化共建;鼓励大学生以“文化志愿者”身份到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地协助所在单位开展文化建设,搭建社会实践平台;联合建立文化艺术专家库,邀请高校协助基层文化部门挖掘、保护、传承富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开展地域文化研究;成立丹阳市文化馆中北学院分馆,以此培育和扶持学校各类社团,促进地方和高校之间的文化交流,共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