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带来回头客 “妇唱夫随”把血献

核心提示: 一大早,天刚蒙蒙亮,马尚平接过妻子孙书兰递来的围巾,骑着装好移门的电动三轮车,与孙书兰一起往吾悦广场驶去。其实,平常送货他们不需要这么早,但是今天他们有一项特殊的安排——献血

外来创业夫妻马尚平、孙书兰:

诚信带来回头客 “妇唱夫随”把血献

本报记者 陈晓玲

记者 陈晓玲 摄

一大早,天刚蒙蒙亮,马尚平接过妻子孙书兰递来的围巾,骑着装好移门的电动三轮车,与孙书兰一起往吾悦广场驶去。其实,平常送货他们不需要这么早,但是今天他们有一项特殊的安排——献血。“来丹阳八年了,遇到了许多好心人,交到了很多知心朋友,现在生活越来越好,我们也想着能献点爱心。”马尚平和孙书兰献完血后,又骑着三轮车赶往业主家中。记者了解到,之前孙书兰每年都会去献血,而马尚平在她的“带领”下,也于2017年加入了献血队伍。

夫妻俩和丹阳这座小城的“故事”是从2009年开始的。孙书兰今年48岁,丈夫马尚平比她小一岁,从儿子7岁大的时候,两人就一直带着他在苏州打工,这一做就是十多年。2009年,夫妻俩决定辞职来丹阳跟着弟弟做移门生意。孙书兰说,当时夫妻俩几乎把所有的积蓄都投资在了生意上,剩下的钱就只能在物资回收公司附近勉强租一间房子,“那时候每天都骑着电动三轮车跑小区,希望能‘拉’到客户,但一开始的那几个月基本就没有开张。”在孙书兰的记忆里,就是那个时候,出租房里的租户们给了他们很大帮助,到如今,大家还是称兄道弟,和一家人一样。

除了这些患难与共的朋友们,孙书兰在丹阳8年感受最深的就是客户们的信任,从不认识到认识,再到信任,到成为朋友,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很不简单。孙书兰告诉记者,遇到不懂的事她都跟客户直接说,好在这个过程,她丝毫没有感受到“歧视”,而是感受到了足够的信任。“记得第一笔生意,当时那个客户来到店里说要做移门,我简单介绍之后他就决定在我家做了,当时价格是800元左右,他付了100元定金,我给他开了收据,不知道是不是太兴奋,把100元定金写成了1000元,客户自己都没发现,是后来去安装的时候我老公发现的,当时我很不好意思,立马跟客户道歉,好在客户一点都没有责怪,反而觉得我很真诚。”孙书兰想起这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她告诉记者,之后和这位客户成了朋友,只要是需要移门,打一个电话看下样图就定了。

这件事对夫妻俩的影响很大,此后孙书兰做事更加仔细。就这样,夫妻俩经过不懈地努力,生意渐渐有了起色,虽然只能够保证一家人的温饱,但夫妻俩很满足,因为在做生意的过程中,他们得到了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信任,他们夫妻俩更是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每一位客户。“有一次一位中年男子走进店里,说他家移门坏了,想让人去修一下,我二话没说就骑车去了,检查后发现只是轮子生锈,就立马处理了一下,什么材料都没用,所以就没有收钱。”坐在一旁的马尚平笑着说,“当时那人很诧异,但这种举手之劳的事情真的没必要收钱,因为能遇见他就是一种缘分,做生意并不只是为了赚钱。”后来,这位男子也成了移门店的老客户。

这八年来,马尚平和孙书兰夫妻俩在丹阳这座陌生又熟悉的小城忙碌着,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改变着“命运”。2017年,他们过得简单又满足,生意也稳定了,不用像以前一样到处奔波找客户。“房子买了,儿子上大学了,生意也稳定了,我们就想着两个人能出去玩玩,这种日子以前想都没想过,要不是来丹阳,我们家的生活也不会有这么大的改变。”马尚平告诉记者,他们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在改变着他们对这座小城的认识,让他们作为“新”丹阳人感到更加温暖。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