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原始股2元仅能获益4元 六旬老人决定将其收藏留念

核心提示: 近日,家住开发区胡桥村的徐根于大爷致电本报说,他手里面有一张1983年的股票,当时花了2元钱买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物价还很低,2元钱能买二十斤米、三斤猪肉,现在34年过去了,徐大爷很好奇,他想知道,这张股票还有没有用,里面的钱还能不能取?

7b12196c53ea1bc4310ca73bed641c5d

记者 陈晓玲 摄

本报讯(记者 陈晓玲)近日,家住开发区胡桥村的徐根于大爷致电本报说,他手里面有一张1983年的股票,当时花了2元钱买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物价还很低,2元钱能买二十斤米、三斤猪肉,现在34年过去了,徐大爷很好奇,他想知道,这张股票还有没有用,里面的钱还能不能取?

随后,记者来到开发区胡桥村徐大爷家看到,这张股票最上方印有“丹阳县大泊供销合作社”字样,购买日期为1983年4月30日,并盖有当时的理事主任和会计的章,反面则是分红表、姓名、所属生产队和说明。徐大爷告诉记者,他原来住在大泊岗大队碾头村,当时还是人民公社时期,这个股票是公社里面要求入股的,“当时国家为发展经济,在民间募集股金,我当时也响应号召认购了1股,2元1股。”徐大爷回忆说,入股后分过一次红,股票反面的分红表上记载着1985年元月4日分红0.46元,“我记得当时是领了火柴。”之后由于一直在外打工,无暇顾及此事,慢慢地也就忘了,前段时间他在收拾房子时,无意中翻出了这张股票。34年过去了,他很想知道,现在这个股票能值多少钱?

带着徐大爷的疑问,近日,记者联系到供销合作总社的相关负责人询问此事,该负责人解释说,股金收益需根据供销社的发展情况而定,如果供销社发展得好,就可以分得红利,“供销社改制以后已经做过清算,现在如果退股,最多能拿到6元钱左右。”对此,徐大爷说,经历了34年物价飞涨之后,当年的2元钱只能获益4元,他难以接受。他认为,股金的兑换应当按照现在的物价来计算,“当时我一个月的工资也就是两三块钱,差不多要做一个月的工才能攒这么多钱。”

对于徐大爷要求按照现在的物价来计算股金价格的说法,我市云阳法律服务所的法律人士秦斯文给出了解释,“目前没有相关文件明确规定股金证的概念与兑换标准,股金的性质是依据当时国家的政策入股办理的,和如今的法制健全下股金的性质是不一样的,现在的股金只能按当时的价值计算,不能按现在的物价水平计算股金价值。”

对于此事,供销合作总社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徐大爷确定需要办理退股,可以前往供销总社办理,不过该负责人还是建议徐大爷把原始股票收藏起来,“几元钱不算什么,现在这些原始股票已经很少见了,很有纪念意义,为什么不将它收藏起来呢?”最终,徐大爷决定把这张原始股票和一本信用社的股金证都收藏起来留给子女。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