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梁河的变迁

核心提示: 陵口境内的萧梁河历史悠久。

通讯员 朱全富

陵口境内的萧梁河历史悠久。由于长江三角洲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的原因以及雨水的冲刷,形成了一条天然水系,成为后来今萧梁河的雏形。据传,2500多年前,先民们为了生活和生存,利用这条水系,从京杭运河入萧梁河,穿过九曲河再到北萧梁河,用小筏小舟把生活必需品运到北边山区,再把山区的山货运出来,逐渐在京杭运河与萧梁河交汇处形成了市口——萧港。萧港也成了萧梁河的古名。

公元479年,萧道成称帝建立齐朝,历时23年;公元502年,萧衍称帝建立梁朝,历时75年。在齐、梁近百年的历史中,皇位更迭,有记载的就有15位皇帝。萧道成登基后,为其父萧承之在胡桥赵家村修永安陵后,萧道成的泰安陵和堂弟的修安陵以及梁朝萧衍的修陵等都相继修筑在胡桥、荆林一带,他们的灵柩以及修陵的材料,特别是华表、石兽等笨重的石刻要从南京运来,他们看中了萧梁河的水系,便于运输和皇孙公卿谒陵、祀典等。齐建立之初即对萧梁河进行大规模开凿。第一次运石刻时,陵口地区有一传说,当时边开边挖萧梁河,边在河底铺上石板或罗砖,用豌豆把石料滚进墓区。在萧梁河与京杭运河交汇处建立大型圈门拱桥,供船只通行,其桥由于建在萧港口闹市处,被称为“市桥”。为方便皇孙公卿谒陵祀祭方便辨认,又在交汇处的萧梁河西岸东立天禄、西立麒麟,作为陵墓入口的标志。“陵墓入口”后演变为“陵口”,从此地名不称萧港而称陵口。

在齐、梁近百年的历史中,为保证皇家水道的畅通,该河被不断整修、疏浚,萧梁河着实繁忙了一阵。可想而知,当时萧梁河上龙舟、画舫、游船等百舸争流,曾盛极一时,而河名也许因萧氏和齐梁朝而称萧梁河了。改朝换代后,萧氏皇朝没落,萧梁河也失去了昔日的光辉,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仍发挥着排水、灌田、养鱼等作用。

据1992年版《丹阳县志》记载,民国20年萧梁河疏浚过,至20世纪70年代初,萧梁河由于长期不疏浚,河道淤塞,河床狭窄,再加上1907年沪宁铁路修筑,把河道拦腰截断,萧梁河功能受到了制约,遇到大旱为抢水矛盾迭出,遭到水灾则洪水泛滥,旧社会对此无能为力,解放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时河道上的桥梁从南向北依次是市桥、三板桥、铁路桥、肇巷桥、新庄大桥、蛇桥、九曲河口桥。而大桥是唯一可通机动车的桥,抗战时日军征民工修筑的陵口-前艾-访仙的土公路就经过此桥。

20世纪70年代初,陵口公社党委下决心整治、疏浚萧梁河。据有关部门测量和立项,该工程实施竣工后可达“百日无雨不怕旱,暴雨六寸不受涝,地下水位可降低1~1.5米。”从1974年开始,整个工程分三期进行,这是自齐、梁期后有文字记载的第二次大规模整治,旨在截弯取直,拓宽加深,做到河成公路成,工程总长6.43公里,土方179560方。一期工程从铁路桥向北至新庄大桥,10月3日开工,10月底结束;二期工程于11月20日开工,南于一期工程对接,北通九曲河,12月中旬完工,在这两期工程期间,即着手造桥和建电灌站。铁路桥加宽工程也已开工。1975年建了红旗(留墅)桥、朝阳大桥、乐善桥、肇巷桥。河东建了乐善、东庄、新农、江家电灌站,河西建了留墅、倪家、团结电灌站,同时对河道西岸和土公路东侧进行植树绿化。铁路桥于1979年初竣工,三期工程即铁路桥向南通京杭运河也于1978年秋冬完工。三期工程各投入5600多名民工,均20天左右完工,累计达33万多个工日。竣工后的萧梁河成了联通九曲河与京杭运河的一条纽带,且以铁路桥为界北微偏西北向,南端微偏西南向。

1998年12月国家重点工程之一的湖西引排工程开工,用机械(吸泥浆泵)对萧梁河进行疏浚,对原有桥梁进行改建,又新建了肇巷、陵口集镇两座公路桥,在肇巷村段西岸和陵口集镇段东西两岸砌石驳挡土墙。1999年12月,在101省道(现为122省道)丹阳段网化改造工程中,该道从少阳中学后通过,又建了双向四车道公路桥“萧梁河大桥”。

纵观萧梁河的变迁,无论从地理还是历史的高度,说萧梁河是陵口人民的母亲河一点不为过,20世纪60年代前清清的河水如甘醇的乳汁供沿河人民享用,水肥草茂,十分适宜鱼虾等水族生长,河里有捕不完的鱼虾、摸不尽的蚌螺。1974年疏通九曲河、京杭运河后,受大环境影响,水质受到严重污染,鱼虾等几乎绝迹,幸存的一些也是一股柴油味,人们“闻而生畏”,母亲河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人民环保意识的增强,水质逐渐有所改善。改革开放至今,萧梁河又逢盛世,今河道水清如练,河边绿树成荫,垂钓者比比皆是,河道公路是沥青路面,晚上路灯明亮,古老的母亲河又焕发了青春,如果齐梁帝皇泉下有知,也会羡煞的,衷心祝愿陵口人民的母亲河——萧梁河青春永驻。

图为萧梁河老桥 记者 殷显春 摄


位于萧梁河两岸的南朝陵墓石刻 记者 殷显春 摄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