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短信“轰炸”市民不堪其扰

抓住“双十二”年前最后一次机会拼业绩

核心提示: 有市民一天之内竟收到数十条促销短信,不堪其扰。一时间,广告短信成了让不少消费者郁闷的事。

本报讯(记者 马骏)今天是“双十二”电商节。为抓住年前最后一次拼业绩的机会,各大电商平台都铆足了劲儿,除了大打“折扣牌”,甚至还进行了短信“轰炸”,有市民一天之内竟收到数十条促销短信,不堪其扰。一时间,广告短信成了让不少消费者郁闷的事。

“这几天‘双十二’的广告短信让我烦透了。”在我市开发区某房地产公司工作的刘鑫是不折不扣的“淘宝达人”。由于平日里工作繁忙,从化妆品到日常用品基本都是从网上购买,不是微商就是淘宝,网购为她提供了不少便利。“前几天,我的手机每天平均能收到20条商家促销信息,有时候晚上11点都能收到短信,有的商家同样的广告内容会发好几遍。”刘小姐告诉记者,这些短信大多来自之前购买过的商家。记者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市民遇到过和刘小姐相似的情况,对于类似广告,大多数人选择直接删除。

“昨天仅是淘宝店铺发来的‘双十二’促销短信,我就收了20多条,实在不胜其烦。”市民张晓向记者抱怨道。记者查看张女士手机上的信息发现,除了数十条“双十二”促销短信外,还有10余条短信被手机安全软件自动屏蔽了。“这些电商太疯狂了,就算‘双十二’促销真的划算,我也不打算再买东西了。”记者昨天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其中多数人表示,对“双十二”促销有抵触,甚至感觉“烦人”。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临近年底,电商面对核算业绩、绩效考核、企业间账面结算等问题,需要大量资金,此前很多电商把完成全年业绩押宝在“双十一”上,但由于未达到预期效果,部分商家便把“双十二”当成了保底大促日,疯狂推送促销活动。成本低、传播范围广,这使得群发短信的营销方式在淘宝商家中屡见不鲜,但未经消费者同意推送广告涉嫌侵权。业内人士表示,根据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消费者明确已经拒绝的,不得向消费者发送信息。另外,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请求,不能以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其发送广告。其中,乱发垃圾广告短信将对广告主处相应罚款。不论是手机打骚扰电话,还是不经客户同意就推送这些商业广告信息,都不符合相关规定,市民遇到此类情况可向消协反映依法维权。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