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子庙景区新建中的公厕记者
记者调查
“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关系大文明。近日,本报记者走访我市城区以及陵口、司徒、延陵等多个乡镇,就城乡“改厕”的一些情况进行调查。
乡村:
新建公厕被点赞 老旧公厕陷窘境
◆场景一:“方便”不方便正成过去时
“这次回家,终于不用再担心上厕所的问题了。”家住陵口镇王家巷的小飞(化名)是位90后,他告诉记者,自己结婚前都是和爸爸妈妈住在乡下。“村里一直有公厕,不过以前是旱厕,特别脏,还很臭。”小飞表示,因为自己从小在村里长大,对于这个公厕已经习惯了,但有一次他带女朋友回家,由于家中只有一个卫生间,抽水马桶和淋浴房都在一起,晚上家里有人洗澡,不得已只能带女朋友去村里的公厕上厕所。“我记得那次她刚进去就跑出来了,说实在受不了。”小飞说,因为这件事,女朋友就不大愿意跟他回老家。“现在好了,村里的公厕改成了水冲式,还专门有人保洁,绝对要点赞。”小飞说,村里的厕所被改造后彻底变了模样,两块砖,一个坑,蛆蝇孳生臭烘烘,已经成为过去时。
◆场景二:15年老旧公厕失管遭弃
位于丹延路西侧的延陵镇联兴村蒯庄15年前就有了村子里第一个水冲式公厕,在青白两色瓷砖拼接而成的公厕外墙上,一点也看不出岁月的痕迹。村民告诉记者,这座公厕当初是由政府出资修建的,如今已经有15年了。“以前家里没有抽水马桶,村子里很多人都来用这个公厕。后来不知怎么的,厕所没有水冲了,而且也没人管理了。”村里一位老大爷说道,“虽然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抽水马桶,但偶尔也有人来这里如厕。”记者看到,虽然整个厕所外墙感觉较新,但男女厕中间的洗手池已经不见了水龙头,残存的水管上锈迹斑斑。走进男厕,记者就不自觉地捂住了口鼻,地面满是灰尘,便池里堆满了粪便和厕纸……“现在气温较低,没什么蚊虫,到了夏天这里就不能待了。”在紧邻这间公厕的篮球场上,一位村民告诉记者,由于气味重,大家如今不得不舍弃了眼下这块健身场地,“村里人晚上喜欢出来跳跳舞、健健身,以前很多人还来这里,现在大家都去村西边的健身广场了。”
◆场景三:“高颜值”新公厕被点赞
来到延陵镇九里桥南侧,距季子庙景区不远,一座新修建的公厕映入眼帘。“我和邻居晚上经常到这附近散步,以前这里没有公厕,总得在家上个厕所再出门,挺不方便的。”九里村的一位村民说。九里村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新公厕的修建给外出散步的村民以及来这里旅游的游客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你看,就在季子庙外面,一座新的公厕正在兴建中呢!”这位工作人员表示,这些新建的公厕让整个九里风景区更美了。“偌大一个风景区,走了半天却看不到一个公厕,实在是让人很纠结的事情。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这位工作人员说,景区内外新修建的公厕都是精心设计的,不仅有“颜值”,还有些“文化气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一些乡镇村落长期以来都没有公厕,很多村民对于厕所的记忆大多是从田间粪缸一下子过渡到了抽水马桶,现在,很多农村家庭都进行了改厕,一些村里还新建了星级公厕,但少数以前就建了公厕的村子里,还存在管理缺失的情况。一些接受采访的村民还表示,村子里的公厕如果不改造,那就会成为传统村落走向美丽乡村的“绊脚石”。
城区:
“软硬”兼施靓了“面子”还需靓“里子”
近年来,我市城区新改建的公厕开始注重“人性化”、“功能性”,街头巷尾一些新修建的公厕不仅给广大市民提供了方便,也美化了这座小城。不过,一些不文明行为却让城区公厕的设施屡遭损坏。
“过去,味儿没法闻,脚都没地下,晚上进不去,早晨排成队。”这是附近居民对改造前的复兴路公厕状况的描述。近年来,很多新建和改造的公厕进入了市民的生活之中。不少人对此打趣道:“厕所建的比住宅还漂亮。”虽然靓了“面子”,但长期以来,少数市民的不文明行为让这漂亮的“面子”下尽是不堪的“里子”。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城区一些新建和改造一新的公共厕所,发现不少公厕内均有设施被损坏,如水龙头、门把手、衣物挂钩、软管等。“乱涂乱画都是小事,最严重的是里面的设施频频遭遇黑手,这样的事情,几乎每隔几天就会发生。”负责某公厕保洁的一位工作人员无奈地说道。
不久前,在阜阳路附近的一处刚刚改造没多久的公厕里,自动感应水龙头遭到了毁坏,工作人员检查后发现,是洗手池底部的自动感应红外线装置遭到人为损坏,接水软管也掉在地面。记者在该处男厕内发现,一扇门的把手不翼而飞,门板上只留下一个把手孔。“这里的公厕才改造一个月,厕所里的设备就遭到损坏,个别人太没素质了。”家住附近的一位居民说。
记者从环卫部门了解到,公厕改造是一项民生工程,今年下半年以来,我市城管局环卫处对城区公厕进行调查摸底,今年计划对30座公厕升级改造,目前第一批完成改造的公厕已全部对外免费开放,确实为市民提供了很大方便。然而,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有不少公厕的内部设施遭到人为破坏,还有人把手纸随意扔在纸篓外,抽完烟将烟头乱丢,甚至将烟头在门板上摁灭,导致门板上留下被“烫伤”的印迹等。
记者了解到,由于公厕属于隐私地方,不能安装摄像头,这给相关部门的管理带来很大难度。事实上,为保证市民能有个舒心的如厕环境,环卫部门只要发现公厕设施被损坏,就会当天进行维修,做到“日检查、日汇报、日抢修”,但现在,维修速度往往赶不上破坏速度。环卫部门希望广大市民能自觉爱护公厕的公共设施,积极制止和举报破坏公厕设施的行为,毕竟,靓了“面子”是一时的,只有靓了“里子”才能真正方便广大市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