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新征程】我市眼镜指数编制工作通过专家组验收

核心提示: 作为全国首个眼镜行业指数,“中国丹阳眼镜指数”编制工作根据我市眼镜行业发展实际情况与客观要求开展,由我市相关部门与杭州数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作,主要在立足本土眼镜生产企业及眼镜城内的批发商户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眼镜产品(商品)分类体系、采集代表性产品(商品)价格等方式反映我市眼镜产品(商品)的价格波动行情,刻画记录丹阳眼镜品牌的发展情况。

本报讯(记者 丽娜)5日下午,我市召开中国(丹阳)眼镜指数论证会,经专家组评议,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副市长岳嵩出席会议。

据了解,作为全国首个眼镜行业指数,“中国丹阳眼镜指数”编制工作根据我市眼镜行业发展实际情况与客观要求开展,由我市相关部门与杭州数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作,主要在立足本土眼镜生产企业及眼镜城内的批发商户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眼镜产品(商品)分类体系、采集代表性产品(商品)价格等方式反映我市眼镜产品(商品)的价格波动行情,刻画记录丹阳眼镜品牌的发展情况。

参与此次评审的专家组由来自丹阳眼镜商会、安徽财经大学、扬州大学等机构的多位专业人士组成。经评议,专家组认为:由我市编制的中国(丹阳)眼镜指数基于眼镜市场流通产品品种和交易数据,分类方式合理,权重确定方法符合实际和模型要求,指数试运行实证结果表明该指数较好地反映了我市及全国眼镜产品的总体价格的水平变化趋势,指数编制报告和试运行达到项目预期目标。作为立足丹阳本土眼镜市场价格的参照体系,能够帮助供需企业及时了解和把握眼镜产品价格,促进市场交易机制与价格机制的发展和完善。

通过验收后,项目即将进入试运行与发布阶段。副市长岳嵩强调,眼镜是丹阳的第一名片,“发布”不是编制中国(丹阳)眼镜指数的唯一目的,关键在于“运用”。相关部门与企业需立足长远,认真听取专家组的建议,进一步分析梳理相关数据,使中国(丹阳)眼镜指数在编制过程中更加规范、科学与实用。

责任编辑:庄东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