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新征程】把脉常州改革发展 共谋转型跨越大计

核心提示: 12月2日下午,市委、市政府特聘顾问专家们,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常州转型跨越发展”进行了全方位讨论。

当前,常州已进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时期,正处在改革攻坚、转型出关的关键阶段,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更加全面均衡、充分高效、可持续的发展?12月2日下午,市委、市政府特聘顾问专家们,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常州转型跨越发展”进行了全方位讨论。

近年来,常州市坚持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量变中实现质的飞跃。专家们认为,要让创新成为常州最闪亮的特质,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洪银兴提出,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要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常州要尽快转向现代化,开启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最重要的一个体系就是创新驱动的体系,尤其是创新驱动的经济体系建设。常州充分利用科教城,把其他全国各地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成果能够吸引到常州来,产业化,如果没有规模上的优势,可以有条件培育常州的独角兽。

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常州通过实施传统优势产业“双百”行动计划、推进十大产业链建设、培育创新型企业,三箭齐发,更加擦亮了智能制造名城的名片。对此,专家们给予了更高的期望。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国荣说:“常州是制造业的基地,如果能发挥高端制造业的特征,一方面是引进技术,科研跟产业化紧密融在一起,如果在人才引进方面常州能够走的比较前的话,常州的发展后继力量更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蒋华良表示,常州的智能制造在好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拓展,现在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用在了现代产业的各个方面,一定要弯道超车,用现代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科技产业要进一步发展的话,要前移,把研发作为一种产业,常州的经济科技创新驱动必定会有更大的后劲。

“大量的民营企业专精特,使我看到了工业强基的希望。我们必须在强调高举常州智造大旗的时候,找到智造的重点在哪里,在中国在世界有名的基地。十九大也讲到在有些地区要培养世界级的制造基地,常州智造应该围绕智能的物流装备,这个大旗如果举起来,我们可以从研究开发、产业的培训、相关的配套产业,2020年可以做到千亿。”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说道。

与会专家还认为,常州要按照自身发展特色和阶段性特征,打造区域发展的新优势。

南京大学教授、常州大学苏南现代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宋林飞指出,怎么来定位转型跨越发展,有一个很好的定位就是“一城一中心一区”,它作为战略的中心和主要的突破口,突出了科技创新和产业集群,可以说是完全正确,也符合常州的实际和十九大经济。建议一区里面再加一个城乡一体化的先行区和富裕文明宜居示范区,这样就等于把其他的方面,强富美高就全都定位了。

今年1-9月,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77.6亿元,可比价增长8%,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1.6亿元,增长10.1%,增速均位列全省第三。专家认为,从制造业起步、实体经济见长的常州,应该继续推动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南京大学教授刘志彪说:“十九大提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跟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问题,常州可以在这个方面多做文章,尤其是要以实体经济发展为目标,均衡跟虚拟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三年来,常州在均衡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整个实体经济开始逐步壮大起来,常州工业明星城市的面貌慢慢又出现了,所以现在要强化这种趋势。”

原中国南车执行董事、副总裁唐克林表示,常州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等等战略,实际上制造业是常州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特色化,和其他省市的差异化很重要。

当前,常州在汽车及零部件、碳材料、通用航空等产业链建设上实现重大突破,重工业比重由2011年的81.5%,降至2016年的76.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4.5%,并涌现出200多家国内外行业“隐形冠军”。对此,专家表示肯定,并希望常州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细分行业做精做专做特。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志新说:“用五年的时间,把汽车新能源产业打造成一个千亿级的,1500亿或2000亿,按照这样的目标去布局产业群,另外要打造新能源汽车包括关键零部件的这样一个名片,做出自己的特色。”

南京审计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刘旺洪说:“在智能制造的基础上,提出是哪几个方面的,或者哪几个主要的优势特色产业的制造名城,要做到这个,首先是对优势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基础的一个分析,第二个是企业,从中长期考虑,建议在若干个产业要着眼于具有常州特色的企业集团,加以培育和进行资源的整合。”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德成指出,每个产业都要有配套氛围,都要有相关的上下游链条,既然智能制造是我们的特色,就应该形成这块的聚合,作为聚合力的体现,应该形成作为智能制造或先进制造为中心的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人才链,这样一个一体化的氛围。

专家认为,常州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重大项目的大招引和快建设,建议常州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对外开放,围绕常州产业发展招引更多的优质项目。

“对常州市来说,实体经济或制造业的优势是招商非常好的比较优势,现在常州招商里面,外向投资制造业是远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的,国家水平只有四分之一左右,而常州是40%以上,还是要建立招商引资的大数据,建立招商引资的合适的机制。”商务部研究院外资所所长马宇说道。

CBS新闻中心记者:谭梦霞 许愿 殷宏 马驰骋

新媒体编辑:周怡艳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