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巨额“奖金”,如何防止受骗?

核心提示: “记者同志你好,我是新香草苑的居民,前几天我在城河路捡到了一张北京某公司出库单,还附赠4张券。我打开一看,里边有个刮奖的地方,其中一张刮开中了二等奖:30万元。

“记者同志你好,我是新香草苑的居民,前几天我在城河路捡到了一张北京某公司出库单,还附赠4张券。我打开一看,里边有个刮奖的地方,其中一张刮开中了二等奖:30万元。我按照上边的说明把身份证号等各种资料发过去后,对方说需要打过去2%也就是6000元的公证费,还给了我一个北京邮局的电话,我打电话去咨询,邮局说确有此事,并且114告诉我,那个电话确实是北京某邮局的,这有可能是骗局吗?”11月28日上午,58岁的周先生拨打本报民生电话86983119,称他前两天遇到了这样一件事,以为天上掉下来一块馅饼,但是又害怕上当受骗,于是打电话来本报求证。

历年来,本报曾关注过众多骗局类事件,并与相关部门和市民一起,揭穿过众多骗局,周先生所反映的这类骗局,记者在之前也接到过类似报料,于是记者告诉周先生这是骗局,千万不要上当。

30万不是“馅饼”是“陷阱”

周先生告诉记者,他将捡到的小塑料包打开,里边有一张出库单和几张奖券。奖券上印有北京某公司回馈客户大型福利抽奖活动等字样。

周先生试着刮开了四张奖券票,其中一张中了二等奖,奖金为30万元,他遂按照奖券上的指示拨通电话,对方让周先生发奖券传真和身份证照片进行验证。周先生按照要求进行了验证后,对方称,他确实中了奖。虽然心中有些犯嘀咕,但是30万巨奖仍旧让周先生有些不淡定。

而从记者口中得到证实,再加上周先生的另一个朋友的一次实际经历让他清楚认识到,这是一场骗局。

周先生的一个朋友眭先生也曾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今年上半年,眭先生在东方路也捡到了“出库单”,同样中奖30万元。眭先生说,他女儿告诉他,这类骗局全国已经侦破多个,捡到奖票的市民一旦信以为真,对方在进行简单的身份验证后,便会以兑奖需要付手续费、代缴个人所得税等为由,要求市民汇款,市民只要把钱汇过去,就上当了。

记者随后在网上搜索,类似捡到“出库单”刮中大奖的消息各地都有,还有人因此被骗了数万元。记者按照周先生提供的奖票上显示的公司在网上进行搜索,但没有搜到这家公司的相关信息。记者拨打了奖票上的电话,接电话的是一名普通话并不流利的女士。记者谎称是奖票持有者,对方要求记者提供身份证和奖票传真件,但记者提出了诸如查不到该公司信息等诸多疑问,对方支支吾吾,随后挂断了电话。

如何戳穿“奖金”类骗局?

生活中,因为缺乏相关常识,少数中老年人很容易为“奖金”所动,从而上当受骗。记者在采访中也曾遇到过因此而受骗的。

那么如何防止上当受骗?首先,要铭记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不管是捡到现金物品,还是捡到类似的“奖券”,千万不要贪图小便宜,或者寻找失主,或者交给警察。

如果收到类似中奖信件,首先要多方打电话咨询确认,如果家里有年轻人的,最好和年轻人沟通,查询中奖单上的地址、公司等相关信息是否正确。

此外,还可以咨询相关部门。昨日下午,记者就周先生的经历咨询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认定这是诈骗行为。他介绍说,即使这个抽奖活动真实存在,也涉嫌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有奖销售有明确规定,即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以非现金的物品或者其他经济利益作奖励的,按照同期市场同类商品或者服务的正常价格折算其金额,超过5000元的都涉嫌欺骗,属违法行为。

随后,记者拨打110咨询,接线员告诉记者,警方也曾接到过类似的报警。“奖票”是骗子伪造的,“出库单”也是骗子故意为之,意在增强迷惑性,让捡到奖票的人信以为真。通常情况下,骗子能得手是抓住了一些人爱贪小便宜的心理。她提醒市民,不要相信这类“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做到不贪小便宜,便不会掉入陷阱。

责任编辑:庄东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