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冒充检察官 骗走老人一万元

警方提醒:行骗手段不断翻新,老年人应提高警惕,以防上当受骗

核心提示: 家人有难,需要拿钱消灾;涉嫌洗钱,要求转账汇款;意外中奖,事先缴纳“手续费”……一些行骗者利用老年人防范意识较弱的特点,往往将他们作为侵害的对象

本报讯 家人有难,需要拿钱消灾;涉嫌洗钱,要求转账汇款;意外中奖,事先缴纳“手续费”……一些行骗者利用老年人防范意识较弱的特点,往往将他们作为侵害的对象,导致老年人被骗案件层出不穷。近日,警方再次提醒,老年人应提高警惕,以防上当受骗。

日前,家住西门的冯大爷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广东省检察院的工作人员。“他说我涉嫌洗钱200多万元,现在要冻结我的账户。”冯大爷说,“对方表示可以为我办一张新的银行卡,把现在账户内的余额转进新卡,这样就不会被冻结了。”冯大爷心想,既然是用自己的信息办理银行卡,应该不会出问题,于是便把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银行卡卡号等个人信息全告诉了对方。

不一会儿,冯大爷的手机收到了一条验证码,告诉对方验证码后,对方给了他一个银行卡号,并表示这是为他办理的新银行卡卡号。对方还说,银行卡过几天会寄给冯大爷,如家中有多余现金,可以通过ATM机直接存到这张卡上,以免被查封。随即,冯大爷拿着家中的现金来到银行。由于不会使用ATM机,他便喊来大堂经理帮他存款,在输入卡号后,大堂经理发现ATM机上显示的姓名与冯大爷的名字不符,便仔细询问了事情的经过。这位大堂经理听完后,告知冯大爷被骗了,冯大爷赶紧查询了原银行卡中的余额,发现半小时前卡内的1万元钱已经被人转走。

警方介绍,由于老年人易紧张,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都不如年轻人,所以经常会成为不法分子行骗的对象,另一个原因就是很多老年人缺乏子女的陪伴,一旦有人对他们嘘寒问暖,老年人的心理防线就很容易被攻破,再加上不法分子行骗的手段不断翻新,让老人们防不胜防。面对层出不穷的骗局,警方建议老年人在平常生活中要多接触新鲜事物,提高防骗意识,同时不要贪图小便宜,不要相信一些夸大宣传,遇到事情后要及时和子女、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以免上当受骗。

(王国禹 公政)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