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上周,上海携程亲子园教师惩罚儿童视频在网上流传,引爆舆论。视频监控显示教师除了殴打孩子,还疑似强喂儿童食用芥末。该事件一经曝光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我市的广大家长在热议之余也对自己孩子所在的小小班、幼儿园提高了警惕,生怕孩子在学校里也会遇到类似问题。如何避免孩子在幼儿园受到伤害?家长和园方之间该如何沟通?记者近日采访了一些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携程亲子园事件引发家长担心,全天盯着监控看
最近一周,在我市开发区某单位工作的张璐(化名)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好好上班。“这几天坐在电脑面前,我都会把手机放在旁边,通过与亲子园联网的监控视频观察女儿在那里的一举一动,我都感觉自己有点‘神经质’了。没办法,都是让上海携程亲子园那件事给闹的。”张璐说道。从事幼教工作的李老师近来也感觉到了和家长关系的微妙变化,“最近家长经常会问‘孩子吃得饱吗’、‘你们不会打孩子吧’之类的问题,弄得我们的神经都绷得很紧。”李老师说道。
张璐表示,原先她以为孩子去了亲子园,有老师照顾,自己身上的担子就没了,由于工作忙,平时和老师也没什么沟通。然而,最近携程亲子园的事情发生后,张璐开始整晚睡不着觉,就担心女儿在园里也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回到家后也不会说。于是,张璐开始关注园里的监控视频,每天都会花大量时间去看。“以前我都懒得看,只觉得这是亲子园为了让家长放心所采取的措施。现在我可不敢这么想了,携程幼儿园的事情就发生在摄像头之下,实在太让人震惊了。”
“盼着孩子长大,上幼儿园就省心了,可上了幼儿园操心的事更多了。”在我市西门某幼儿园门口,张奶奶向记者诉说,“怕老师对孩子不好,不闻不问;又怕幼儿园克扣孩子的伙食,孩子吃不好;怕幼儿园里孩子多,一个生病了,其他的小朋友也有可能被传染;还怕孩子多老师管不过来,孩子在幼儿园受欺负……唉,总不能一直把孩子带在身边呀!”旁边的另一位家长也接过话题说,自己平时在外地上班,孩子由爷爷、奶奶照看,但是最近的事件让他决定每个周末回来看看孩子,“网络曝光的是我们能看到的,孩子太小不会表达,想到可能还会有一些我们看不到的事情正在发生,不由地感到后怕。”采访中,家长们表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最担心的问题有三大类:安全、健康和教育。
恶意体罚孩子的老师很少,沟通交流不可缺失
对于家长们的担心,我市开发区天波城幼儿园的一位老师表示,监控摄像一般都在亲子园和小小班里,她所在学校的教室里虽然都是有监控摄像头的,但这些监控视频不是给家长看的,而是给园里的负责人看的。“对于孩子的情况,我们平时都会通过其他很多渠道与家长沟通。”这位老师表示,家长接送孩子的时候,老师会和家长当面沟通一些情况,另外,学校老师还会通过电话、微信以及家访的方式与家长沟通,“受携程亲子园事件的影响,最近和我们主动沟通的家长比以往多了,但家长对我们老师和幼儿园还是很信任的。”
有着多年从教经验的某幼儿园周老师表示,孩子身体的伤害主要还是因为年龄小缺乏保护意识、老师看管不到位引发的,对孩子恶意体罚的老师还是很少的。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大部分亲子园、早教机构都实行了网上远程监控,教室配备摄像头,家长可以坐在家里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不过,在我市的公办幼儿园里,并没有联网的监控视频。周老师表示,自己现在所教的是幼儿园大班,孩子家长和学校老师都比较熟悉,孩子也大了,在学校里遇到什么情况回家都会说,所以受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的影响不大。“该事件发生后,我们班的家长微信群里只有几个家长议论了一下,大多数家长还是理性的,毕竟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概率很低。”周老师表示,虽然幼儿园没有联网的监控视频,但学校平时都是与家长通过QQ、微信以及校讯通联系,老师会及时将孩子的情况向家长反映。“其实,家长还能通过其它渠道对孩子的在园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控,如家长在接送时要注意和老师交流,老师把上课视频、照片传到家长QQ群、微信群,家长们可以提问、讨论;还可以利用家长开放日、多和老师电话沟通等方式了解孩子的情况。”
(马骏 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