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的狂欢虽然结束了,但对快递员来说,“双十一”后的一周才是他们的“战斗日”。王洪是我市中通快递公司的一员,由于“双十一”期间收件、派件工作量大,平时主要负责业务的他也成了临时“派件员”,我们通过跟随他派件,记录下了他忙碌的一上午,感受了快递业的快节奏。此外,本报将对我市“双十一”后的快递业进行关注,如果您在收件、寄件时遇到了暖心事儿、郁闷事儿或者有趣的事,都可以拨打13646139435或86983119向我们反映。
图为王洪分拣、派送快递
本报讯 “您好,是XXX吗?有您的快递,放在门卫是吗?好,记得早点来取,是一个绿色的包装袋,不客气。”前天上午9点,来自中通丹阳开发区十二部的负责人王洪已经开始了送件。由于“双十一”的包裹比平时多得多,这让一直负责业务的王洪也不得不上“火线”了。“虽然11号是‘双十一’的第一天,但对我们快递来说,12号才是‘双十一’真正的首日,而接下来的一周会一天比一天忙。”王洪说,“今天早上6点多我就来到网点了。作为网点,我们可不光是送件,需要一大早去公司取件,再回网点分拣,最后才是派件员去送。”王洪表示,看似并不复杂的收、理、送真正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王洪说,平时该网点的派件量大约为150件左右,而今年“双十一”首日,网点的派件量已经超过了200件,而在接下来的一周里,这个数字还会不断上升。
在网点门外,王洪小心地查看每一个包裹,并按照他熟悉的方式摆放在用于派件的电动三轮车上。“装车也是有讲究的,不仅要看收件人的地址,还要注意包裹里的物件是哪一种类型。在讲求派件效率的同时还要保证包裹内物品的完好无损。”根据他计划好的路线,王洪开始了当天的第一次派件。一通通电话挂断后,王洪根据收件人的要求,将包裹送到指定地点。
然而,在开发区邮政广告公司门外,王洪的派件脚步不得不停了下来。王洪重复拨打着一个电话号码,口中念叨着:“怎么不接电话呀。”几次尝试未果后,王洪只得将包裹上的快递单拍了照片,通过短信发送给收件人,告诉他已把包裹放在公司门卫了。“这收件人我是熟悉的,以往也都是放在那里的,所以才这样操作。一般情况下,如果收件人不接电话,我们就要将包裹带回网点。可以说,收件人不接电话对派件员来说是最伤脑筋的事情。”不过,王洪表示,有时候,就算收件人接了电话,派件员也很头疼。这又是为什么呢?王洪表示,那是因为语言不通。在毗邻老树咖啡的一家韩国料理店门前,王洪将一个包裹递给了在门口等候的女店主。王洪说,女店主是韩国人,好在会说一点中文。王洪表示,如今很多在丹阳的外国友人也过上了“电商节”,可网上购物容易,快递小哥送件就难了。王洪说,有一次,他们网点有个派件人送快递,收件的是个韩国人,对于中文,她会听、会写,但是不会说。而派件员送快递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联系,结果,当天收件地址的那家店的门锁了,派件员站在店外,收件人在店里,两个人隔了一扇门却怎么也说不清楚。最后这名派件员只得把包裹带回了网点。
在距离农商银行大厦不远处的一家小公司门前,王洪拨通了电话,对方让他将包裹送到楼上。挂了电话后,王洪便小心地从车上取下两个大包裹,一手一个往楼上走去。“按照派件要求,实际上我们派件员是要将每一份包裹送到收件人手里并让收件人签字的。但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偷懒,而是收件人觉得麻烦,所以让我们放到指定地点。一旦收件人要求我们送到他手上,我们肯定是会这样做的。”不过,王洪表示,“双十一”期间,每个网点的情况不同,有的地方能应付,有的“负荷”就比较大了,所以可能会出现派件员与收件人的矛盾。“比如有时候派件员让住在楼上的收件人下来取,而收件人则要求派件员送上楼。其实很多情况下,派件员这么说是因为车上的包裹很多,工作量大,另外也担心遗失包裹。在‘双十一’这样特殊的时间节点,还是希望收件的市民能多体谅一下派件员,他们真的非常辛苦。”王洪说道。
对于眼下“双十一”各个快递公司招人难的问题,不少市民认为是由于外卖员的工资比快递员高不少,而且没有快递员这么辛苦。王洪表示,在他的网点,快递员平时的工资大概在五千左右,遇上“双十一”,这个月的工资一般会超过六千元,“对于那些做了一段时间派件工作的快递员来说,很多时候,多送几个快递包裹其实多不了几个钱,反而是收件人一句真诚的道谢,能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他们最想听到的就是一句‘谢谢,辛苦了’!”(马骏 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