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双十一”终于真的要来了!快递公司的“备人”工作进入了尾声,电商们的“备货”也几近完成,线上线下的的“双十一”促销活动也早已吹响了“号角”。“全年最低价”、“限时秒杀”、“全场五折特惠”……面对眼花缭乱的“双十一”促销活动,消费者又是如何看待今年的“双十一”呢?是忙着将最后的商品放进“购物车”,还是冷眼旁观这份“热闹”呢?
吐槽!“双十一”电商活动太“烧脑”
“仿佛上了一节数学自习课,贫穷限制了我的计算能力!阿里的小伙伴们,‘双十一’的卷子能不能简单点?”、“阅读理解差的人是不是就要和‘双十一’预售说再见了?”、“数学不好的人不配过‘双十一’。”……近段时间,针对今年“双十一”电商活动的各种吐槽在网上铺天盖地。与往年单纯的折扣优惠和减免优惠不同,今年的“双十一”,“预售模式”、“定金膨胀”、“购物津贴”、“火炬红包”等“新花样”无不让消费者大感心累。一时间,看不懂的不会买,看懂了的不会算、会算了的存疑惑……不少市民感言,今年的电商节,“套路”太多,两个店铺就差不多有三个活动,不仔细算都不知道该怎么买。
今年10月份刚生下宝宝的张琳原本对于今年的“双十一”满心期待。“我十月份生的宝宝,正好有一大堆东西要买,赶上‘双十一’,我原以为能省不少钱呢。”张琳表示,自己前段时间在网上看的最多的就是婴幼儿产品以及“宝妈”用品。“我平时也经常在网上买东西,不管优惠活动如何变化,我都习惯性地将所需物品放进‘购物车’,然后再仔细看如何将优惠最大化。”可今年的“双十一”让张琳着实有些头疼。“不少商品都是‘预售模式’,必须交‘定金’。虽说这‘预付定金’能带来一定的优惠,但定了就不好改主意了。这还是让我挺犹豫的。”不仅是“预售模式”让张琳不适,平台上的“购物津贴”同样让她纠结。记者了解到,今年“双十一”推出的“凑单优惠活动”并非统一的“满减活动”,有些商铺是“满400减50”,有些却是“满600减30”,不同的商家,优惠活动也不一样。“我选了不少商品放进‘购物车’里,但可以享受‘购物津贴’的商品却不多,算下来不满600元。无法享受‘满600减30’的优惠活动。”张琳表示,自己该买的东西都已经选好了,如果为了“凑单”享受优惠就不得不买一些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为此,她还和丈夫起了争执。“孩子生下来,家里都是孩子的东西,已经没什么地方能放了,再买些不需要的东西确实很没必要,但不买又不能享受优惠,真是伤脑筋。”张琳说道。
看淡?部分市民“双十一”前采购忙
不过,虽然今年的“双十一”和往年一样推出了不少优惠活动,但部分市民却并不买账,市民王涛就觉得今年网上“双十一”的优惠活动并不吸睛。“本想在这样一个电商节里买双品牌球鞋的,不过在网上一看,旗舰店里的优惠只有20元左右。优惠力度大的要不就是褒贬不一的,要不就是平时无人问津的款式。很多之前就想买,然后等着现在打折的商品结果并没有参加优惠活动。”王涛说。
除了对优惠力度不满意之外,不少经历过往年“等快递”的市民今年也都抢在“双十一”之前纷纷下单购买。市民黄强表示,自己本想在“双十一”购买一套茶具,但看了优惠活动后发现只优惠10元而已。“去年‘双十一’,我就为了买一个装饰品等了好几个礼拜,跟商家还闹得不愉快。他们那边总是说‘忙’,让我谅解,我又急着想买了当生日礼物送人。”黄先生称,自己不想为了这点优惠再经历一次痛苦的等待过程。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和黄强一样不愿在“双十一”期间等快递的市民不在少数。不少市民因为担心电商发货太慢而选择了“错峰”购物。很多市民如果有急需购买的商品,并不会等待“双十一”的优惠活动,而是纷纷抢在“双十一”之前下单购买,这样一来就能在正常时间内收到商品了。
陷阱?线下商家“抢滩行动”褒贬不一
电商们蓄势待发,线下的实体店也早已跃跃欲试,抢占先机。本月3日至5日,大统华超市打响了线下“双十一”的“第一枪”,而欧尚超市也于8日推出打折优惠活动。不少市民表示,像往年一样,线下的商家总会在“双十一”前进行优惠活动。此次,大统华超市5000种商品被标上了“5折”的牌子,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商品按“6折”至“8.5折”的优惠进行销售。5日,记者来到八佰伴负一层的大统华超市内,受优惠活动的吸引,超市内人头攒动。不过,对于此次超市的打折优惠活动,市民们却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市民张晓凤告诉记者,她听说大统华超市推出了“5折”的优惠活动,于是赶紧来了,结果转了一圈,发现很多自己想买的商品都没有参加此次的打折活动。不过,虽然并非全场打折,很多折扣较大的商品还是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少数商品甚至被抢购一空。“我孙女爱喝果汁,我一看标牌,正好打折,买的时候却发现只剩三瓶摆在那里了,看来还是应该早点来。”市民孙国庆说道。记者采访了解到,在我市,随着“双十一”电商节的火热,近年来线下的商家们也不甘寂寞,纷纷在“双十一”之前就进行优惠促销活动,而这样的活动也为市民们所乐见。“我前段时间学会了用电脑和智能手机,但网上购物还不是很在行,现在超市有了打折活动,我就不用去网上买了。”60多岁的老大爷王国芳说道。
超市“双十一”活动火爆预热,而今日,各大商场“双十一”活动也正式开始,八佰伴更是打出了与线上同款PK价格的广告语。不过有市民表示,商场节假日的“满送券”活动已经让人绕不清楚了,这次“双十一”的活动更是让人费脑筋。“平时节假日的‘满送券’活动就感觉很‘坑’,这家满多少送券,那家满多少可以用券,之后又再送券,就是‘买不完,用不完’。这次‘双十一’更加夸张,又是凭支付宝领券,又是预存定金享特权,看着有很多优惠,可算来算去也就便宜两百元,其他特权也没什么用,直接抵现才是最直接的。”市民李扬拿着商场的广告单页一边研究一边抱怨着。“关键我也搞不清楚这个衣服的价格打完折用完券是不是真便宜了,就像我今天看的一件双面呢大衣,打8.8折,如果再用100元现金抵用券,也要2000元左右,我没有买,还是回家上淘宝看看价格再说。”李扬觉得,不管商场还是电商购物平台,年轻人都玩不转,更不要说老年人了。“反正我觉得,就算活动再多,优惠再多,商场肯定也不会亏本卖,所以还是需要什么买什么吧,也没必要硬挤在这个时间点买东西。”
理性!从购“优惠”向购“需求”转变
采访中记者发现,像往年一样为了“优惠活动”而购物的市民在心态上已经悄然发生了转变。不少市民从原先盲目的购“优惠”向理性的购“需求”转变。市民刘鑫是购物达人,她告诉记者,几年前自己还会在“双十一”期间疯狂购物,但现在已经不会了。“以前觉得在‘双十一’、‘双十二’这样的电商节期间,商家优惠力度大,尤其是‘双十一’期间,买优惠商品时就跟不要钱似的。但这几年随着自己淘宝经历的累积,想法上也慢慢发生了根本变化。”刘鑫说,“首先,对于所谓的‘双十一’优惠价,电商平台只能保证是一段时间内的最低价,并不一定是该商品全年中的最低价。其次,很多‘凑单’活动仅限于一定的商家中,所谓的‘跨店’也绝非大多数平台上的店铺。因此,很多人为了‘凑单’往往会顺带着买一些对自己来说可买可不买的商品。”
实际上,和刘鑫有相似看法的市民不在少数。“如果你留意的话,很多商铺自己平时也会搞一些诱人的价格活动,因此‘双十一’并非全年唯一‘捡便宜’的机会。这样想的话,自己买东西的时候也会更加理性。对于消费者而言,自己想买的东西优惠降价固然是好事,但硬是为了优惠而买一堆无用的东西那就没必要了。”市民王洋说道,“我的那些同事往年一到‘双十一’就疯狂购物,不过今年好像没有以往那种热情了。大多是看看自己需要的东西有没有打折优惠的,有就买,没有就算了。”(马骏 陈晓玲 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