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里还“藏”有厨房?
餐馆排烟管“上天入地”油烟扰民
烧烤店门口与下水道连接的烟囱分外扎眼
为减少油烟冒出,门卫保安用硬纸板盖在下水道井盖上。
本报讯 一些临街居民楼底层或小区临街房开设了餐饮店,给小区居民增添了很多烦恼,其中油烟成为让居民最为头疼的问题。近日,市民郭洋(化名)就向记者反映,她家小区门卫室旁的下水道窨井盖处经常冒热气或烟雾,有时还带着呛人的辣椒味儿,一到中午、晚上就尤为严重。郭女士不解:“难道下水道里还‘藏’有厨房?”
居民诉苦:油烟味实在让人受不了
郭女士告诉记者,每到午餐或晚餐时间,油烟就会冒出来,下雨天或天气冷时更加明显。“起初我还以为是什么东西在里面烧着了,后来才知道是一些餐馆往下水道排油烟造成的。”郭女士说,下水道排出的油烟给居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下水道都是相连的,油烟甚至会顺着管道窜到楼上居民的家中。”此外,餐饮店旁的一些店铺也受到了影响,一到晚上店铺内就有油烟味,甚至卫生间的抽水马桶都会冒烟。“之前东边那家烧烤店是直接把大烟囱通向楼顶,住在顶楼的住户就遭殃。现在油烟往地下排,难道就没影响了吗?”郭女士说。
这样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住在华阳苑的何阿姨对她家楼下的烧烤店也很无奈。“开了这么多年了,也‘赶’不走,只能忍。”她说,楼下的饭店换来换去,油烟问题也一直没彻底解决。相比以前的不过滤、不处理,现在稍微好一点,但还是觉得味道难闻,“饭店开业前,说不会产生油烟,我们才同意的,现在每天排风扇的噪音就不说了,烟囱离我们的楼栋就差不多一米的距离,排出的油烟让人受不了。”华阳苑一居民告诉记者,她家里人每天早上起来都觉得喉咙很痛,却一点办法也没有。
在附近一家服装店工作的梁小姐表示,餐馆靠得近固然方便她们解决吃饭问题,但四处弥漫着油烟味,确实让人难受。“我只是在这儿上班都觉得不好受,那住在楼上的居民就更不要说了。”她希望这些餐馆可以加装好一点的油烟过滤器。
记者走访:排烟管“上天入地”成“常态”
1日晚上,在郭女士反映情况的地点——开发区普善人家小区北大门门卫室旁边,记者看到,一个下水道窨井盖处果然烟雾缭绕,烟雾能随风飘散至四、五米远,路人经过纷纷掩鼻快步离开。记者走近后发现,下水道口时不时地冲出一股股烟气,刺鼻呛人,门卫保安甚至拿东西对下水道口进行遮挡,但似乎收效甚微。在附近,记者发现有多家烧烤店,门口与下水道连接的烟囱格外扎眼。
其实不仅仅是郭女士所在的小区存在这种情况。近日,记者走访了多个小区,发现一些餐馆的排烟管顺着居民楼一直“爬”到楼顶,油烟直接排向空中,大部分餐馆则是把排烟管与下水道相连,把油烟排到地下。而一些小吃店,很多都是直接在墙上安装粗大的铁皮排烟管或者排风扇,排烟孔对着楼与楼之间的地方,甚至单元楼门,油烟直接排出,对居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走访中,记者也了解到,府前星座附近的美食“一条街”,以前也因油烟排放问题多次被居民投诉,但在整改之后得到了很大改善。一名餐馆老板告诉记者,他们餐馆安装了油烟过滤器,油烟经过过滤确实比没过滤要好得多,该老板也透露,现在大部分的餐馆都是往下水道排油烟。
部门回应:开发区将联合整治餐饮店“污染”
针对在居民楼一层开饭店带来的各种问题,记者采访了市场监督管理局、环保等相关部门,但各部门对此也颇为无奈。
开发区城管局行政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说,他们目前对于噪音、油烟污染等问题,只能在环保部门的配合下进行查处,处罚也是责令其限期整改。“按照程序,餐馆、酒店必须通过环保部门的评估并填写建筑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后,工商部门才会为其办理营业执照。”开发区环保所相关负责人说。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一旦接到居民对于这类餐馆的环境影响投诉,会马上进行查处,“但一家餐馆、酒店投资可能达几十甚至上百万元,要取缔的话难度确实很大,一般只能敦促其整改。”
不过,昨日记者从开发区整治办了解到,他们将联合环保、城管、市场监督等部门及所在社区(村委会)对辖区所有餐饮店进行专项整治,整治方案一旦确定后就会立即开展,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整治。同时,相关部门表示,如果市民发现有餐馆、酒店营业时存在噪音、油烟扰民现象,可拨打政府服务热线12345反映投诉。
(陈晓玲 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