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时代,传统照相馆何去何从?

核心提示: 昨日,在九曲路上一家照相馆内,几组证件照、全家福、宝宝写真摆放在一进门的位置,店内有几台小型打印机。

o_1bsn8felj1msg1ib81jg012ahmpia

传统照相馆已风光不再

本报讯 “求帮忙,办东西要照片,原来在玉泉路附近的那家照相馆,现在搬到哪里去了?”家住凤翔花园城的李女士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出“求救”信息。

“现在传统的照相馆不多了吧?”“有的文印店好像可以洗照片。”好友们纷纷议论道,却给不出一个具体的地址,还有人建议她干脆在淘宝上搜一下打印店铺,直接在网上给人家发过去冲洗,还便宜。“最后我还是在网上搜索,才在新欣市场附近找到一家照相馆。”李女士无奈地说,如果再找不到,她只能到市区的影楼花高价洗照片了。

昨日,在九曲路上一家照相馆内,几组证件照、全家福、宝宝写真摆放在一进门的位置,店内有几台小型打印机。“前些年,这附近还有好几家照相馆,现在却只剩下我一家了。”九曲路上的某照相馆店主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开照相馆已经有几年时间了,生意一年不如一年。“现在一天下来没多少冲印照片的,拍证件照每组15元,冲洗5寸照片每张3元、10寸照片每张35元,生意时好时坏。”她说,现在生意差了很多,主要是靠拍摄证件照、影像扩印、相框画框制作和冲洗照片,即便如此也很难维持照相馆的经营。

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路人,问及为何不去照相馆拍照或冲洗照片时,不少年长的市民表示,以前洗照片,是因为用胶卷相机拍摄,必须洗出来,不冲洗无法看到影像,而且拍摄数量也不会太多,所以花费不会过大。“现在智能手机的像素很高,拿起手机便可以拍照,拍完还能在手机上修照片,既轻松又快捷,更重要的是可以随时把它发到网络上,第一时间跟朋友们分享。”今年25岁的王小姐告诉记者。

记者走访了我市多个街道,发现市面上的传统照相馆几乎找不到,不少传统照相馆因为房租和人工成本的增加,来店拍摄的顾客变少,店面的面积和经营项目都缩减很多,大多只剩下快照证件照这一个项目,生意不好的都关门了。

市区附近一家照相馆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以前也是靠拍一些全家福、纪念照为生,现在改成以拍摄儿童写真为主了。“现在家长们都喜欢在孩子小的时候记录下他的成长过程,孩子生日的时候,会抱着孩子过来拍照,实际上就是以前的全家福,只是在服装道具和场景设计等方面更专业了。”

业内人士表示传统照相馆要根据市场流行和老百姓的需求来转变经营理念。虽然现在照相机和手机拍摄很方便,但是真正能拍出好照片的人并不多,有实力的照相馆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开设摄影培训班或者在外接一些婚礼的单子,都是增加收入的途径。

(旦平 文/摄)

相关链接

复古照相馆:北京一家照相馆以一些老场景做卖点,用老照片做文章,订制一些各个年代的服装,拍摄的布景是自己创作的油画,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特殊年代,查阅、参考大量史料再找裁缝精心订做人物造型,推出特色套系照片。

3D打印照相馆:对顾客全身进行三维扫描之后,可以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一模一样的人偶。顾客的表情、肤色以及衣服的颜色和褶皱都能栩栩如生。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