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将找到的档案送到汪小虎家中
本报讯 “谢谢,真的感谢警察同志,我终于有了个人档案……”13日下午,家住延陵镇延星村季子东街的残疾老人汪小虎,激动地对前来送档案上门的社区民警薛晓静说。古稀之年,本该好好享受余生,可汪小虎老人却一直在找自己的档案,而且一找就是整整7年!
9月20日,市公安局档案科签收了一封挂号信,是一位名叫汪小虎的老人写来的。信中,老人自述他于1962年响应党的号召下放到农村,1983年根据政策户口迁回并安排到延陵农机厂上班。2011年国家对困难集体企业职工补办养老保险,要按工龄计算退休金。如果不算下放到农村工作的21年,他的工龄只有三年半,这样退休金就很低,根本不够维持基本生活,所以,他想要查询他当年下放回迁的证明材料。由于他双腿残疾行动不便,耳背听力下降与人交流困难,所以他选择了用通信的方式查询。之前,为找下放证明材料,他曾去相关部门查找过,但都没有找到,当天便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写信给公安局档案科。
看完信件,公安局档案科的负责人立即与延陵派出所户籍民警薛晓静取得联系,要求对汪小虎的具体情况进行核实。接到电话后,民警薛晓静立即与社区民警联系核实,经了解,辖区内确实有这样一位老人,今年79岁,家住延陵镇延星村季子东街72号,双腿残疾,需靠双拐行走。经走访,老人的确曾到处打听其下放材料的事。
情况核实后,公安局档案科的工作人员立即为老人进行查询。经过几天时间的查找,工作人员终于在档号为1101-Y31-1-001-0158的档案中,找到了汪小虎下放回迁的材料。因担心邮寄回去,腿脚不便的老人不一定能及时取到,于是,薛晓静又专程到档案科取回材料,为老人送上门。
10月13日下午,当薛晓静来到汪小虎家时,老人正在房间内专心致志地写着什么。薛晓静上前跟他打招呼,说是给他送档案材料的,他愣愣地抬起头,一副疑惑的模样。原来,老人患有严重的耳背,旁人需大声跟他说话,他才能听见。当他拿到档案,看到上面的内容后,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个就能证明我是下放的了,几年来我写了很多信,也查了7年,如今终于查到我的下放档案了,感谢你们,还给我送过来,真的太谢谢你们了!”
(王国禹 张斌 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