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坡田里喜种“订单粮”——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优化品种,魏国良的农业种植之路越走越宽

我家这五年(9)

核心提示: 金秋时节,走进开发区前马陵村,村头成方连片的田里水稻长势喜人,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正在田头查看水稻生长情况的魏国良告诉记者,由于播期早,今年他种植的“南粳46”到10月底就可以收割了。

金秋时节,走进开发区前马陵村,村头成方连片的田里水稻长势喜人,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正在田头查看水稻生长情况的魏国良告诉记者,由于播期早,今年他种植的“南粳46”到10月底就可以收割了。自2013年以来,通过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主动对接市场,不断优化品种,他的农业种植之路正越走越宽。

47岁的魏国良是前马陵村村民,之前一直从事鞋底制作生产。“我原先不会种地,都是父母帮着种,开发区农村工作局的技术员也经常来指导。我还与附近的农机合作社合作,购买他们的农机服务。”魏国良告诉记者,原先种出来的粮食,都是直接卖给粮管所,或是卖给上门收购的粮贩。“那些稻米价格都是人家定,自己没有话语权,加上前期投入大,所以前几年种粮并不赚钱。”

2016年,面对国内稻谷市场价格走低的状况,魏国良与远在珠海可口可乐公司工作的弟弟取得联系,将自己加工的优质新米做成小礼盒发到弟弟的单位,让其同事和客商品尝,结果反响很好。一些澳门客商对丹阳新米也赞赏有加。此后,魏国良接到了多个“订单”。去年,他种植了90亩优质水稻,其中,南粳9108面积70余亩、南粳46面积20亩,两种优质稻米经加工包装后,以每公斤9元~12元价格全部被珠海、澳门及上海等地客商订走。“我家的稻米生长周期长,品质好,那些客商吃惯了我家的米,觉得好吃,前几天还有人打电话来问今年的新米什么时候能有呢!”

如今,魏国良不仅掌握了水稻生长习性,对消费者在稻米口味需求方面也有了更多了解。魏国良说,正是围绕市场不断调优品种结构,生产的稻米才受到市场青睐。目前,魏国良已着手改进稻米包装,还将申请无公害认证和商标。

“这几年,从中央到地方都扶持家庭农场,我以女儿的名字注册的‘小丫家庭农场’已在去年6月拿到工商营业执照。现在,大学毕业的女儿也参与进来了,我要带领她一起在田野上创业创新,使她成为一名有知识、懂经营、善管理的农场主和现代新型农民。”魏国良信心满满地说,今后,他们父女俩将做大做强优质稻米及农产品销售文章。同时,带动周边种粮大户,通过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加工销售,打响特色稻米品牌,让更多地产优质稻米打入高端市场。(须俊 佩玉)

3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