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假期”拉动消费新增长

核心提示: 今年国庆中秋叠加的8天长假结束,我市14家重点监测的零售企业、餐饮企业、专业市场统计数据显示,共实现销售近1.2亿元,同比增长11%以上。

本报讯 今年国庆中秋叠加的8天长假结束,我市消费市场又迎来新增长。记者昨从商务局了解到,仅全市14家重点监测的零售企业、餐饮企业、专业市场统计数据显示,共实现销售近1.2亿元,同比增长11%以上。

主题营销繁荣了节日市场

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吾悦广场“彩虹音乐节”、八佰伴“幸运吉利号”、中合新农“供销优品汇”等系列“体验式”促销活动,激发了市民的消费热情。市商务局监测数据显示,汽车、家电等大件商品销售平稳,餐饮、休闲、家居建材消费持续兴旺,生活必需品平稳向好。据监测,全市3家重点零售企业实现销售4300万元,同比增长11.2%。其中:用品类520万元、穿着类1285万元、食品类109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12.2%、8.5%。3家重点餐饮住宿企业实现销售912.95万元,同比平均增长14.4%。4家重点监测的专业市场实现销售4710.1万元,同比平均增长15.37%;黄金珠宝类销售保持了10%左右的平稳增长。

移动互联等新消费模式便利了服务消费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移动设备大大方便了顾客的消费。消费者利用各类平台软件预订酒店、景区门票,进行餐饮订座、取号排队,团购电影票等。手机购物、手机支付等移动互联,有力促进了服务性消费的迅猛增长,并逐步成为拉动节日市场服务消费升级的生力军。

婚庆、家庭聚会、休闲游等带动了餐饮消费

今年国庆假期前期阴雨天较多,我市及周边城市居民的长假旅游趋向“短途游”,本地的国际眼镜城、农家乐等也吸引了来自南京、常州、苏州等地的外来客,加之传统的婚宴市场及走亲访友聚会活动带动了本市的餐饮住宿消费,老牌传统特色餐饮门店座位紧张,水中仙旗下国际酒店、会所、会馆生意均十分火爆。监测数据显示,国庆期间,我市各大酒店平均实现销售额10%以上的同比增长。

(朱彤 溢真)

责任编辑:庄东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