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小区是孩子们除了学校之外主要的活动场所,随着全面二孩时代的来临,市民对于小区增添儿童游乐设施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记者近日走访了我市多个小区发现,除了个别新建小区有一些简单的儿童游乐设施外,大部分小区都缺乏儿童游乐场地。业内人士建议,小区如果能增添儿童游乐设施,给孩子们足够的活动空间,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会大有好处。◆茅猛科 文/摄
图为我市某小区内,一群孩子正在滑梯上欢快地玩耍。
●调查:小区儿童游乐设施太少
“孩子今年5岁了,平时总犯愁带他上哪里玩。很希望小区里能安装一些给孩子玩的娱乐设施,比如秋千、滑梯之类。”近日,家住开发区的朱女士向本报反映了一个让她一直很苦恼的问题。
对此,家住城市绿洲的王先生也深有同感。“现在的小区在绿化、停车位建设等各方面都挺好,供老年人、成年人健身的设施也很多,可偏偏就是没有给孩子玩的,平时只能带着孩子在附近小店里坐坐摇摇车或是去市民广场坐坐小火车之类,这些都得花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新建的一些小区安装了儿童游乐设施。近日,记者在开发区一新建小区看到,小区中间位置有一个儿童游乐场地,分别安装有滑梯、秋千等设施。该小区物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目前对小区设置儿童游乐场方面没有硬性要求,但是基于对客户群需求的调研,开发公司最近几年在各地新建的小区里都安装了供孩子玩的游乐设施,一般设置在阳光好、车辆少的小广场上,日常维护由小区物业统一管理。
然而,记者走访中也发现,在我市大多数的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内,都只有成人健身设施,而没有儿童游乐设施。9月13日傍晚,记者在开发区丹桂园南区的成人健身设施区看到,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在此玩耍。“孩子吃完饭想玩一下,但小区里的这些健身器材都是按照成人的标准来设置,对于孩子来说,尺寸实在是太大了,玩起来很容易受伤。”带着4岁儿子来玩的刘女士告诉记者,不光是她住的小区,她的一些同事也反映小区里的健身器材都不适合孩子玩。在市区,一个几年前建好的小区内记者看到,该小区休闲广场上健身器材有很多,也都是成人标准的健身器材,但是记者发现使用这些器材的人群中不乏有未成年人。在一台漫步机上,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正在很开心地玩耍着,由于漫步机对于小孩的脚来说太大了,小男孩没法一脚踏一边,只能选择把双脚放在漫步机的一边,虽然小男孩手扶着栏杆,但是看起来依然有一些站不稳。在小男孩的旁边,一位妈妈正扶着自己3岁的儿子在玩着扭腰器,由于怕孩子摔倒,这位妈妈只能弯着腰吃力地让孩子保持平衡。
●无奈:只能花钱去商场儿童乐园
近日,记者走访市区、开发区几家大型商场发现,如今儿童乐园在各大商场正呈现遍地开花之势,每一家规模较大的商场都设有室内儿童游乐园,生意十分火爆。9月14日中午,记者在开发区某商场内吃完饭后四处逛逛,发现里面凡是有儿童游乐设施的地方,都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玩。商场内的一些儿童早教机构里面,也有着不少孩子。“今天人算少的,每到周末,玩海洋球的地方就会爆满,甚至很多孩子玩的连饭都不肯出来吃。”正带着女儿在玩海洋球的刘女士说,开发区现在小区很多,孩子也多,小区里没什么玩的,都集中到这里了。这里小伙伴多,孩子玩得很开心。但她也担心,如此密闭的公共场所内人来人往,空气流通不好。“天气好的时候,我还是愿意带孩子出去转转。”刘女士说。
海洋球儿童单次票每张30~50元,钓鱼每次10元,沙画每张10~20元……对商场内儿童娱乐的收费,多位家长都表示,我市普遍是这个价格。“如果小区里面有免费的儿童游乐设施,那就好了。”一位家长感慨地说道。“现在只能周末带孩子去商场里的一些游乐场,在那里他们也能找到一些伙伴,但是大多都是‘一面之缘’,很少像我们小时候,能和周围的小邻居建立起比较固定的关系。”张先生说。
●家长:为啥不能多些儿童游乐设施
“这个广场上没什么能让儿童锻炼身体的器材,小孩也只能在这些大人用的健身器材上玩一玩了。”王女士说,现在的孩子总不能每天都呆在家里,以前上幼儿园的时候放学后还能在学校里玩会滑梯什么的,现在上小学也没这些东西,但孩子得运动啊,所以只能来这个广场上玩耍了。
当记者问她是否担心孩子在这些器材上锻炼会受伤,王女士显得十分无奈,她告诉记者现在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只能是孩子在这些器材上锻炼时,自己在一边加强看护,防止孩子摔倒受伤。采访中,很多家长表示希望能增加小区儿童游乐场,这样既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也能减轻家长的负担。“给孩子们提供一些游乐设施和活动空间很有必要。”张女士说,她的儿子刚上幼儿园,基本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从幼儿园回来就直接回家。如果小区有地方玩,也能有与同龄儿童交流的机会。“如果不能保证每个小区都能有儿童游乐设施,也可以在空旷的地方集中设置儿童游乐场,几个小区共同使用。”张女士建议。
●物业:多数只负责管理和维护
记者就此采访了多家物业公司,对方均表示未考虑添加儿童游乐设施。“我们物业只负责后期的维护,前期的小区规划和建设由开发商负责。”一位物业工作人员说,“小区里现有的公共场地和设施,都是小区建成时就规划好的,我们现在只负责这些设施的清理和维护。”
“小区内的园林、绿化、建筑布局等设计,在小区规划、建设之初,就已经向有关部门进行过备案,不可随意更改。若要对小区某些区域的功能进行更改的话,需要经过小区全体业主同意才行。”某小区物业经理表示,公用设施的保修期一般只有5年,过了保修期设施的维护就是个大问题。“最关键的是,现在家长对孩子都很重视,万一孩子玩耍时发生危险,处理起来很麻烦,我们也负不起这个责任。”该物业经理坦言。
●部门:儿童玩耍区配置无硬性要求
记者日前走访我市几个新建楼盘发现,这些新楼盘基本都规划了儿童玩耍区,不过不同小区所配备的装备并不一样。记者了解到,目前对于小区楼盘的开发,并没有专门针对儿童玩耍区配备的硬性要求。相关部门表示,小区内是否配备儿童区、泳池、会所等设施,均由开发商决定。若其在小区规划之时,并没有相关的配备,则此后物业管理方也不可随意更改,因为这些空间要占用小区的公摊面积。
我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处的一位负责人表示,根据他们掌握的情况,目前我市有少部分新建小区内设立了大小不一的儿童游乐设施,但是大部分小区内的健身器材还只是为成人所建。孩子在使用这些健身器材时,需要大人在一边进行看管,这一点在健身器材的使用说明告示牌上也有所提及。对于下一步会不会在小区和公共场所专门建设一批儿童健身器材,这位负责人表示目前暂时没有这方面的计划,主要还是靠社区或是开发商自己建设为主。而且,考虑到在设立儿童健身器材后,如果儿童在没有大人监管的情况下使用这些健身器材时受伤,那么就很容易产生纠纷,这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而且,根据记者的调查,也有很多业主并不是很赞成小区建设儿童游乐场,这些业主一般都是初高中学生的家长。“我们小区是后来配置了一个儿童游乐区,经常有小孩到晚上9点多还在玩耍,喊叫声很大。而且这个游乐场就在我家楼下,离得很近,有时吵得我儿子都没法安心写作业。”家住锦尚名都的一位女士近日就致电本报热线称,希望小区物业能对该处儿童游乐设施进行管理,控制儿童玩乐时间。
●专家:长远来看,还是需要政府提前规划
采访中,业内人士认为,从开发商角度来看,儿童健身游乐设施占地面积不小却不能直接卖钱,导致开发商在这方面“能省则省”。长远而言,还需要政府提前规划,比如为住宅小区的儿童游乐设施配套制定强制性的、按比例配置的硬指标,并跟进监督,确保落实。对于已经建成的儿童游乐场所的安全、卫生等问题,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也要尽快建立起多部门联动的监管机制,才能真正让孩子开心,家长放心。
“能否开辟一处专门让孩子玩的文化场所,还要能保证孩子的安全。还有,现在的孩子休息天在外补习的也很多,玩的时间相对较少,是否可以开发一些集娱乐和学习于一体的设施?我曾有过开辟场地让孩子涂鸦的想法,只是目前还没有实施。”我市一社区书记表示,关注儿童成长需求的新产品研发,不仅仅是丰富小区景观的多样性,更多的则是在填补实用功能,如果做好了购房者对其的认可度也会非常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