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3日上午,司徒镇的谭先生向记者反映,其60多岁的母亲于12日晚上,在骑三轮车返家途中突然摔倒,被一名路过的好心司机扶起,并和他取得联系。为此,他想通过《丹阳日报》跟那位好心司机道一声“谢谢”。
当日晚上9时许,谭先生的母亲钟大妈骑电动车从西门亲戚家往家赶,当行至北二环路延伸段一路口拐弯处,一不小心撞到了路边路牙上,三轮车当即侧翻。
“我母亲一下子就摔倒在路边,右膝盖和右手臂疼得不行,人也无法爬起来。而当时天色已晚,来往行人并不多。”谭先生说,就在那时,有个30岁左右的男子开车经过,下车把母亲扶了起来,坐在路边,并问是否需要送医院。
“当时,那位好心司机就用我母亲的手机,帮助拨打了我的电话。我那时正在家看电视,一接到这个电话,顿时吓了一跳,赶紧驾车赶到现场。”谭先生说,由于天色很暗,也不知道具体位置,所以和对方一直保持通话状态。
在好心司机的指引下,大约15分钟后,谭先生终于找到了受伤的母亲。看着司机一直紧紧地扶着母亲,谭先生很感动,由于当时情况紧急,得赶紧将母亲送去医院治疗,所以没能看清那位好心人的车牌号。
据谭先生透露,他只知道这位好心司机的轿车是白色的,至于车品牌、车牌号,他就不知道了。所以,他希望通过本报对这位好心司机说一声“好人,谢谢你”!
【记者感言】近年来,扶不扶倒地老人成了一个公共话题。在微博、微信上,“扶不扶”是关注度很高的词汇。面对一个意外摔倒受伤的老人,“扶不扶”似乎成为了一道难题。这道难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一些“做好事没好报”的事件及负面报道。但是,那些未被宣传的凡心善举要比“做好事没好报”多得多,就如这篇报道,对这位好心司机来说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他的行为证明了“扶不扶”并非一道难题。(王国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