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家孩子的书包到底有多重?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替孩子背书包的做法不可取!
随着9月开学季来临,孩子们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一个个孱弱的小身躯,背负着沉甸甸的大书包,弯着腰低着头,走在上学或回家的路上……如今,越来越多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也加入到“书包运输大队”。前几天,明星陆毅就因接女儿放学帮女儿背书包在网上引发了激烈讨论,有网友认为帮女儿背书包太娇惯了,但也有网友认为现在孩子的书包确实重,背一下也无可非议。那书包为什么这么重?该不该为孩子背书包?其实,书包超重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近日,记者也就此在我市部分学校展开调查,结果发现,书包超重不仅与课业负担重有关,还与孩子的习惯有关。
◆陈晓玲 文/摄
●调查 书包里到底都装了啥?
昨日,记者来到市区一所小学门口,正值放学时间,学生们背着书包排着队从校园内走出,等在门口的有些家长接到孩子后,第一时间便把孩子的书包背到自己身上。随后记者随机调查了几名小学生,发现他们的书包都很重。
是不是学生的作业太多了?大部分家长觉得“还好”,认为孩子的作业量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既然课业负担不算太重,那书包的重量来自哪里?小彬读六年级,他的书包算是最重的一个,打开后记者看到里面放了8本教科书、5本教辅书及6本练习本,其中仅语文教辅书就有《教材全解》、《同步作文》、《同步自主阅读》3本,此外还有文具盒、一盒水彩笔及一壶水。“书包里所有的书你今天都需要用到吗?”面对记者的询问,小彬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有的书是昨天用的,忘拿出来了。”张先生家儿子今年上五年级,他告诉记者,儿子的书包他都拎不动,里面除了书本、教辅书等,还有水杯和一个很重的文具盒。“每天都把所有的书和作业本带着,文具盒里铅笔、钢笔、水笔各式各样的笔都带着,红的蓝的黑的都需要,虽然现在已经基本用不到铅笔了,但儿子还是一股脑地都塞进去。”张先生表示,他也跟儿子说过,不需要的东西可以不带,但孩子就担心万一需要的时候没有怎么办?
“小孩自己没有整理书包的习惯,里面什么东西都有,太乱了,好好整理一下,该拿掉的东西拿掉就会轻很多了。”另一位姓徐的家长如是说。
●担忧 家长担心孩子被书包“压矮”
放学的学生刚出校门,家长就纷纷上前卸下孩子的书包背在自己身上,关切地问:“累不累?”这是记者在学校门口看到最多的场景。在丹凤北路附近的一所小学门口,一位帮孙子背书包的老奶奶说:“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帮孩子背书包,孩子太小,书包太重了。”“老师说不要帮孩子背书包,要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大道理谁都懂,可说句心里话,这么重的书包我真的不忍心让孩子背,我自己拿着都感觉吃力呢!”在采访中,一位年轻母亲告诉记者,帮儿子背书包,主要是因为书包太重,怕把儿子压矮了,长不高。
对于替孩子背书包,一些家长也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我不会替孩子背书包。”周女士一直都让孩子自己背着书包上学。在她看来,背书包上学是学生必须亲力亲为的事情,让孩子自己背书包有利于培养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如果家长过于溺爱孩子,任何事都为其代劳,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很多家长担心书包太沉,会影响孩子的骨骼发育。为此,记者咨询了市中医院骨科医生,医生表示,如果孩子书包背负时间不长的话,对骨骼发育影响不大,但如果长期背,可能会造成软组织韧带的磨损。此外,很多小学生书包大,放不进书桌,只好放在座位上,不大的座椅面积被书包占去近三分之二,医生强调,不良的坐姿会影响脊柱、胸、腰和臂部的肌肉发育,导致姿势缺陷。
●应对 “减负”功能型书包应运而生
为了减掉肩膀上的负担,越来越多小学生用上功能型的书包,其中又以拉杆式的书包最为典型。在一所小学门口,记者就看到不少学生拖着拉杆式的书包。今年11岁的小云前年就开始使用拉杆式书包了,记者上前提起他的书包,感觉很沉。
不少书包号称有减轻孩子双肩压强的功能,名字五花八门,这让不少消费者看花了眼。太空超轻书包、护脊背书包、减负减压书包……功能型书包越来越多,价格在一百元到五百元之间。“其实我也不清楚它是不是有这个功能,就觉得现在孩子的书包太重了,挑款减压书包,尽量减少书包对脊柱的压迫。”李女士说。与李女士一样,尽管这类功能书包的单价更高,大部分家长还是会选购。不过医生也提醒,拉杆式书包虽然在上学、放学途中能解放孩子的双肩,但在上楼时反而加重了负担。使用拉杆式书包需经常换手,否则容易造成上肢肌肉损伤。
功能型书包真的能成为给学生书包“减肥”的神器吗?有家长不以为然。“一来这种书包比较贵,怕小孩在学校攀比;二来平时小孩上学、放学拉着书包过马路、上楼梯,一不留神就会很危险;三来这种书包体积比较庞大且比较坚硬,放在桌子旁很容易磕到奔跑中的孩子。”家长韩女士说,她不想让孩子买这种拉杆书包,她认为与其方便拖拉,还不如减轻书包的内容。
●建议 学生要养成整理书包的习惯
对于学生每天背着各科书本,书包超重、杂乱等问题,教育人士分析,学生们主要是担心课程临时变动调换。“其实没这必要,学校即使换课也会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当日课程中调换。”一位老师表示。
教育人士认为,现在不少孩子缺乏自理能力,尤其是高年级小学生,父母大多不会再帮忙清理书包。然而一些孩子不懂得如何及时清理,书包内杂乱无章,很多“垃圾”也藏在里面,结果越背越重,自己受罪。还有一些学生将美术课需要的画笔画盘,或者兴趣班的围棋、乐器也成天放在书包内,自然会让书包更重。
“现在的书包质量较好,空包也有一两斤重,如果再装过多的东西,重量肯定不轻。”教育人士建议,家长可以提醒孩子,帮孩子养成整理书包的好习惯,让书包稍微轻一点。一小学的李老师表示:“我们学校开学的时候会提醒家长和学生把课表抄回去,每天上什么课拿什么书,这样书包就不会太沉了。建议家长在晚上抽点时间督促孩子准备一下第二天上课用的书本,而不是帮孩子背书包。让孩子自己背书包,可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现在很多孩子都被惯坏了,比如校园操场上如果有张废纸,老师不提醒很少会有学生主动把纸捡起来。家长替孩子背书包的事情不大,可对孩子的品行养成影响很大。”
●深思 沉重的只是孩子的书包吗?
“减负”的口号喊了好多年,为什么学生的书包仍然沉重?记者调查之后的结果耐人寻味:家长的“好意”往往又给孩子添了重。一位从事孩子素质教育多年的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孩子的书包究竟由谁来背,这似乎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但是从小树立起“自己事情自己做”的观念,哪怕是象征性的,也会对养成孩子自理、自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非常有好处。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而良好的品格,必须从小培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在背书包问题上,她认为“孩子的书包要自己背”。首先,孩子的书包本不该这么重,当然应该“减负”,而在书包没有减轻之前,该怎样面对书包的问题,就考验着家长的教育理念。其次,要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替孩子背书包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日后可能没有责任心,认为读书是为父母、长辈读的,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碰到一点重活就不愿意做。
该老师还表示,在国外一些国家,很少看见抱小孩的母亲,特别是下雨天,常常会目睹这样的情景:三四岁的孩子穿着雨靴,背着小包,撑着小雨伞跟在大人的后面走。有时孩子不小心摔倒了,大人会一声不吭地等在那里,孩子就会一声不响地爬起来,继续赶路。这在我们看来,近似“无情”,但正是这种“无情”,使孩子从小养成了自己动手、热爱劳动的习惯,这也为他们将来的独立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际上,不论教师,还是家长,谁都替代不了孩子的自由成长过程,其间的快乐和烦恼,只有让孩子亲身体验,才能让孩子养成独立的品格和奋斗的精神,才能让孩子逐渐完成社会化过程,最终成为一个成熟的人。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家长应给孩子一个成长空间,如果你真的爱自己的孩子,那么请帮助他成长,而不是替孩子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