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一些孩子跟着父母出去旅行,一些孩子成为了爷爷奶奶的掌中宝,一些孩子成了爸妈的好帮手……不管怎样,这些孩子都是幸福快乐的,并且安全也得到了保障。但是,也有着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从外地来到丹阳打工,因为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大多数孩子无奈只得成了脱缰的野马,暑假作业无人辅导,自身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在我市访仙镇后册塘村,便有这样的63个孩子……
小萱和小宁在爸爸的职工宿舍自习
空荡荡的“教室”
孩子独自在外边玩耍
当被问到是否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孩子期待地看着记者。
无奈之下,63个务工子女只得“放野马”
9日,阴雨的上午,记者撑着雨伞随着爱在飘扬公益活动中心的爱心人士一起,来到了访仙镇后册塘村中兴建材厂,还没到职工宿舍,便见到了几个孩子在路边戏水玩泥,其中一个孩子还跌了一跤。当走到其中一间职工宿舍时,记者看到了两个年龄相仿的小女孩正站在一起,拿着书本专心地看书,见到记者,小女孩礼貌地打招呼。通过聊天得知,两个女孩分别叫小萱和小宁,姐姐十一岁,上五年级,妹妹十岁,上四年级。其实,这两个小女孩本该在规划好的“义务助学班”里度过暑假,但是却因为一些原因,“助学班”没能开展起来,懂事的姐妹俩只能自行在家学习。
像小萱和小宁一样,后册塘村中兴建材厂的外来务工子女,暑假没去处只得“放野马”的总共有63个,他们都是跟着外出打工的父母来到这里上学的,但每逢寒暑假,因为爸妈要上班,孩子们都没有什么好去处。小萱和小宁的父亲蒋先生则是独自带着两个孩子在这边打工,孩子的母亲在云南昭通老家,所以平日里要努力工作的蒋先生更没有时间来管理和陪伴两个孩子,不过好在两个孩子懂事早,知道父亲辛苦,从小就努力学习,寒暑假时从来不乱跑惹事。“爸爸每天工作都很累,如果把家里弄乱了,或者我们出去闯祸了,就给爸爸带来麻烦了,所以我和姐姐基本上都在家里,做做家务,然后就做作业、看书。”小宁说道。
然而,63个孩子中,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像小萱姐妹俩这么懂事,其中贪玩的不在少数,不乏很多熊孩子,并且这些孩子绝大多数都处在上小学的年龄段,自己玩耍时安全很难有保障。于是中兴建材厂负责人陈建平便想了一个办法,帮孩子们修建了三间教室,供孩子们暑假补习,但却一直没有找到补习的志愿者老师,于是建好的补习班教室也闲置了。
“我最开始是把小萱一个人带在丹阳这边上学的,感觉这边的教学质量比我们老家的要好,所以就把小宁也接过来了,因为我的文化程度也不高,不能起到很好的辅导作用,并且平日里工作较忙,实在是有心无力,我们厂的领导是好人,为我们这些外来人员的子女着想,但是至今却没有找到志愿者。”蒋先生告诉记者,本来听说会有志愿者过来的,但是不知道什么情况,后来志愿者并没有到位。
爱心接力,希望有志愿者义务辅导孩子
因为没有人管理这些孩子,陈建平还专门从厂里抽调了一名员工去看护小孩,但是小孩实在太多,一个人也看护不过来。“我希望还是能有相对比较专业的,不管是中学生、大学生还是学校的老师来这里,为我们职工的子女进行辅导,我代表员工们表示感谢。”陈建平说,近段时间,他看到小红(其中一名务工子女的孩子)每天都去空教室里打扫卫生,并且有时还会看会书,每每见到这个情景,他觉得既欣慰,又愧疚。当问到小红为什么来这里的时候,小红回答说,这里比较凉快,并且她喜欢干净的环境,所以就主动打扫卫生,她想,如果有一天有“老师”来辅导他们学习,她希望给老师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前几天,从一个朋友处得知了这群孩子的情况后,爱在飘扬公益活动中心的爱心人士决定主动对接,想要为这些孩子做些事情。“我们本身也在城区的两个地方办了暑假辅导班,也有不少的志愿者为孩子们暑假补习,但是志愿者人员有限,所以我们希望能找到更多的志愿者,辅导这些孩子。”活动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这些孩子中,很多学习成绩很好,但急需的是帮助一些孩子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我们希望找一些志愿者,在辅导这些孩子暑假作业的同时能教育孩子们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时间也不长,今年暑假就只需要十天左右。”该负责人说,因为孩子们在访仙镇,离市区较远,并且辅导孩子一次需要一整天,所以需要奉献精神较强的志愿者。“63个孩子每天至少需要3~4名志愿者,如果有人愿意的话,我们愿意接送,并且愿意提供一顿快餐(午餐)。”爱心人士说,他们希望不止是今年暑假,还希望在今后的假期和学习生活过程中也能长期关注这群孩子。
“如果暑假有人义务辅导孩子那最好不过了,一来可以提升孩子的学习,二来可以保证孩子的安全,并且小萱小宁还能接触更多的孩子,交更多的朋友,一举多得。”当记者问到蒋先生,如果有志愿者愿意来辅导,他是否愿意将两个孩子送去义务辅导班,蒋先生说十分愿意。记者随后又问了其他几名建材厂的员工,他们都表示,如果暑假里有人辅导孩子,他们求之不得。
如果有人愿意成为辅导这些孩子的志愿者,请联系本报记者:15051129497(朱佳敏 李潇 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