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本报7月18日民生身边事版面报道了《九旬修鞋匠欲低价转让补鞋机》的消息,讲的是一位90岁老人46年坚持补鞋,传递勤俭节约的传统风尚,但因为年迈实在做不动了,只得转让补鞋机。消息发出后,受到了广大读者和爱心人士的关注,其中,如意慈善公益服务团及时为老人的补鞋机筹备了一个拍卖活动在慈善群里拍卖,最终如意慈善西门分会的财务委员“玉”以1020元拍得补鞋机,并于昨日下午四点,将爱心款交到老人手中。
报道登出当天,如意慈善公益服务团总会长丁斌便联系了记者,称感动于老人的这种精神,想为老人做点什么。随后,丁斌立即召集群管委会成员开会进行商讨,经过商议,最终决定以拍卖的形式进行,希望在完成老人心愿的同时,起到一种帮扶的效果,同时让大家学习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
慈善群宣传委员随后制定了一个以补鞋机为主要拍卖品的爱心拍卖活动方案,书法家群友“山风”也提供了自己所写的几幅字作为爱心义拍物品。29日晚上七点开始,群里义拍开始后,群友们便炸开了锅,补鞋机100元起拍,每次加价20元,群友们纷纷抢拍,最终,网友“玉”以1020元拍得了补鞋机。
“老人不仅自身坚持补鞋46年,并且还时时传导一种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值得我们尊敬,我们做这个拍卖也是希望能将老人的这种艰苦朴素精神和勤俭节约的美德传承下去。”丁斌告诉记者。老人事迹在群里传开后,很多网友对老人的这种精神都大加赞扬。“和老人说的一样,现在的年轻人鞋子坏了一点就扔掉了,这样很浪费,老人几十年坚持的勤俭节约弥足珍贵,永远不会过时,我希望拍得的补鞋机能有机会放在丁斌的民俗馆里,让更多的人看到,并能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和传统。”补鞋机拍得者“玉”说道。
据了解,在补鞋机拍卖高潮的推动下,几幅字也拍出了较高的价格。“补鞋机的爱心款我们会当面和老人交接,其他的爱心款则将作为爱心基金,以待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丁斌说道。
昨日上午九点,记者前往老人补鞋的地点,老人并没有来出摊。据附近一位阿姨说,老人的身体欠佳,腿上的伤也没好。于是记者联系了华甸社区居委会,找到了老人邻居的联系电话。记者随后从老人的邻居处获悉,老人下午将会出摊。
下午四点,记者陪同爱心人士一起来到补鞋摊处与老人对接成功。接到爱心款时,老人十分激动,连连感谢爱心人士的帮助,他说,接下来他将好好在家休息。
临走前,爱心人士帮助老人收拾好东西,并且还给老人留下了联系方式。看到老人恋恋不舍的眼神,网友“玉”告诉老人,如果什么时候他想看看陪伴自己多年的补鞋机了,就打电话,爱心人士会上门接他去看看自己的“老伙伴”。
(陈杏华 李潇 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