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通过手机上网浏览新闻、聊天、玩游戏甚至办公成为很多市民的选择,而手机上网则涉及到流量的消耗,对那些喜欢用手机看视频、打游戏的市民来说,流量越多越好。目前,手机流量使用最划算的是办理套餐,套餐内或包含500兆,或包含1G、2G流量不等。而相对于流量的使用来说,无线网络的网速更快,手机连接使用还不需要费用,因此成为市民手机上网的首选。生活中不管是出去吃饭还是购物,到了商家就会问“老板有WiFi吗、密码是多少……”为了方便市民,相关单位还将原来闲置的公用电话亭改为户外免费WiFi热点亭。那么,市民手机的流量一般都够用么?户外免费WiFi使用起来是否方便?市民还有什么期待?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调查。
图为东方路旁的免费WiFi亭
现象:手机套餐 市民最在意流量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开发区东方路的移动营业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很多人选手机套餐,流量的多少是他们最在意的。目前除了一些可以家中和单位蹭网的用户,其他用户一个月基本上要用1G到2G的流量,并且还有很多用户会购买套餐外流量,一般为每月30元到70元。
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单位里有无线网络,但家里没有,手机用的是108元的套餐,套餐内包含网络电视、1G流量及每月返还40元话费的优惠。但是使用后才发现,一个月1G的流量远远不够。“我基本上一个月需要花50元购买1G的流量,有时候还需要花70元购买2G。”李先生说,因为包含网络电视的套餐规定使用两年后才能更换,所以他也很无奈。不过最近他去咨询后得知,套餐内的流量可以调整为2G,但每月就只返还30元话费。“那也比我每个月花那么多钱购买流量划算多了。”李先生说道。
很多市民告诉记者,现在手机上都有微信、QQ等多种聊天软件,而聊天时看小视频和图片不知不觉中就耗费掉了上千兆的流量,所以选取套餐时,是否有充足的流量是他们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过一些市民吐槽,流量用的太快了,每个月到了月中就发现差不多用完了,于是,免费的无线网络成了他们的“心头好”。
走访:户外WiFi难连上 商家WiFi受青睐
曾几何时,我市即将被户外免费WiFi多个热点覆盖的消息让多少市民心潮澎湃,现如今,WiFi已经覆盖了多个路段,市民们用的还方便吗?
昨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他们告诉记者,几乎从来没有用过户外的免费WiFi,因为他们认为户外免费WiFi“不靠谱”。“在户外,有时候确实能收到ChinaNet、awifi_danyang、awifi等免费WiFi,但很多时候连不上,我曾试过多次,那个awifi_dan⁃yang有一次我连接上后旁边就出现一个小感叹号,也没法用。”市民高女士告诉记者,她傍晚出门散步时会找无线网络,但总是连接不上,或者连接上了却无法使用。相对于户外免费WiFi,一些商家的无线网络却受到了市民们的青睐。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平时陪妻子去商场购物时会连接商场的免费WiFi,虽然网速不是太快,但是相对来说还比较稳定,能够使用。
“我家之前没有无线网络,但顾客一进来基本都会问有没有WiFi,还有一些人甚至会因为没有WiFi而放弃就餐。”记者在开发区某商城的一个餐饮店采访得知,虽然商城有统一的免费WiFi,但店主为了能让顾客上网更加顺畅,又在自己店里安装了无线网络。
居民:希望免费WiFi进社区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大多数户外免费WiFi热点亭都设置在原来的公用电话亭,或者公交站台,实际使用效果并不好。而相对应的,在社区内则没有免费WiFi热点亭,于是一些居民呼吁,希望免费WiFi能进社区。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打造智慧社区,利用WiFi平台在社区内建立起管理平台、民生服务平台,居民群众办事不用跑路,只需拿起手机扫一扫、点一点,就可随时了解社区工作动态、办事流程等信息,还能获取小区内便民服务、家政服务、小吃等信息,实现了群众办事便利化、社区服务人性化,让社区居民体验到更多的便利和舒适,而且一些新建小区还以免费WiFi全覆盖作为卖点,我觉得这是一个方向。”河滨新村居民朱先生表示,“互联网+”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生活的主题,它注定要为社区居民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免费WiFi进社区,一方面居民不用担心手机流量不够了,可以随意刷微博、玩朋友圈、看视频,同时推出微信公众平台,能让居民足不出“区”就感受到“智慧生活”。
(李潇 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