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星村:美丽乡村入画中 文明新风扑面来

核心提示: 一条条干净的水泥路四通八达,一排排整洁的民居错落有致,宽敞的健身广场旁是绿树成荫的公园……如今,走进开发区晓星村,目之所及皆是这样的新景致。

一条条干净的水泥路四通八达,一排排整洁的民居错落有致,宽敞的健身广场旁是绿树成荫的公园……如今,走进开发区晓星村,目之所及皆是这样的新景致。

提质提档 乡村展新颜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晓星村,一进村,满眼望去尽是一片绿意。村党总支书记眭社义告诉记者,因为村子处于丘陵地带,地薄粮低,多种树可以为子孙后代多留下财富。抱着这样的朴素愿望,前任村干部便号召村干部和党员们栽树,如今全村仅香樟树已有3万棵。这些树木在调节空气、改善生态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经济效益。他粗略估算了一下,现在村里的树木已经价值几千万元,成为了全村的“绿色银行”。

除此以外,结合村庄环境整治,晓星村近年来也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对村里道路进行了硬化,水泥路通到了村民家门口;对村民房前屋后杂物进行了清理,种上了树木花卉;对臭水沟塘进行了疏浚填埋,两岸进行了石驳绿化;对乱坟进行了迁移,改建成了绿地;对荒坡高岗进行了整治,兴建了农民公园。另外,村里还新建了星级公厕,家家户户进行了改厕……“目前,我们村里的环境已经焕然一新,今非昔比,我们坐在家门口,就可以感受自然之美。”村民荆卫芬开心地告诉记者。据悉,为了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今年春节以后,晓星村的100名党员还自发组建起志愿队,加班加点地上门向村民们宣传文明创建有关内容,清除卫生死角近50处,对荒地进行补绿,仅辖区内一个池塘的改造就花费6万多,切实将整治工作做到位。

除了在硬件设施上提档升级,在软件上,晓星村同样加大了投入。“没有文化的人,不是文明人;没有文化的企业,不是文明企业;没有文化的村庄,不是文明村庄,所以我们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努力打造‘崇尚文化、学习文化、享受文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眭社义所言不虚。记者看到,无论是晓星村的一条条林荫村道上、一间间农舍旁边,还是在村委会大楼门口、村健身广场,都悬挂着文化标牌。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他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君子务本,本立道生”。目前,全村已经悬挂了270多块文化标牌,有古诗词、中外名人名言、儒学警句等,有的还作了稍加修改。“文化标牌一方面弘扬淳朴、文明的民风和村风,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村民的公共素质,另一方面也成为了村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眭社义说道。

润物无声 盛开文明花

在晓星村,只要说起健身广场,村民们都有一股自豪之情。这个投资100多万元、可容纳5000多人的广场,是村民们休闲、健身的绝佳去处。每到晚上,村民们就三三两两地来到这里,或和着音乐,翩翩起舞;或使用健身器材,强身健体;或唠唠嗑,叙叙家常……总之,村民们都动起来、乐起来了。每年,晓星村还举行广场舞比赛、篮球赛等文体活动,展示了晓星人“和谐、健康、智慧”的精神面貌。

“经济的发展需要文化的引领,社会的和谐必须以文化为支撑。但是,在文化建设上,必须走‘大众路线’,让群众喜爱文化、享受文化、受惠文化,让群众从先进文化中汲取正能量。只有这样,文化建设才能大放异彩。”眭社义告诉记者,晓星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如今每个村民小组都组建了各自的广场舞队,其中年纪最大的已经80多岁,最小的则刚满10岁。为了让村民们跳得开心、跳得尽兴,村委会还购买了高档的音响与灯光,将舞蹈设施配套齐全,并时常邀请其他表演团队来村里表演。“光上半年就邀请丹剧团来了2次,每场表演2个半小时,原来还担心表演时间太长,又是戏曲,年轻的村民会不感兴趣,没想到来的人还挺多,而且中途离场的现象并不明显。”眭社义笑着说道。

六十岁以上老人,每月从村里领生活费;孤寡和生活困难老人,危房改造成了新房……在晓星村领导班子多年的带领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今日的晓星村已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几年前,村里有名姓高的老人住在一间破房内,一到雨天就是“外面下大雨,家中下小雨”,其生活十分困难。村党总支获悉这一情况后,随即帮助老人修了新房。如今,老人住在敞亮的房子里,每月还能拿到生活费,他逢人便夸“共产党好”、村干部好”。

“远看像林园,近看像公园,细看是村民的美好家园!”如今的晓星村在博得了村民各种赞誉同时,也跃居为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环境整治示范村。对此,村党总支书记眭社义表示,今后将紧抓长效管理,始终坚持以高标准服务好当地群众,真正实现让晓星村成为村民心目中美丽乡村和幸福家园的美好愿景。(蒋杰 蒋玉 丽娜 文/摄)

社区里的小公园

社区健身广场

慰问社区老人

邀请丹剧团进村表演

社区党员志愿服务

一年一度的晓星村广场舞大赛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