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一次意外摔伤,仅仅一岁大的杨梦恩“丢了”原本的健康活泼,“取而代之”的是不吃药就抽搐不止、吃了药就没精打采。治疗、寻医的700多个日夜,杨梦恩没有等来期待中的愈渐康复,而是被权威医院判定必须做手术救命,刻不容缓!只是,即便小梦恩的爸爸杨德侠已经倾尽所有、遍求亲友,却依旧凑不齐高额的手术费用……7月5日,本报“大爱丹阳”版面以《3岁小梦恩,亟盼救命钱》为题讲述了3岁的杨梦恩不幸患上创伤性癫痫的故事。报道刊出的当天,本报爱心热线便响个不停。
“您好,我是万善园社区的工作人员,今天一早我们社区一位居民就来了居委会,说想给报纸上的那个杨梦恩献一点爱心。”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位献爱心的居民是一位姓陈的老奶奶,至于具体姓名她并不愿透露。“这位陈奶奶自己身体也不是太好,前段时间还做了手术。但是她说她看了报纸上的报道后,感触特别多,也很心疼小梦恩才3岁就受了这么多的苦,所以她就拿出了自己的一点积蓄送到我们这儿来,希望通过你们转交。”随后,该名姓侯的工作人员将陈奶奶的1000元爱心捐款转给了记者,并同时附上了自己的一份心意。
而在报道见报的第二天,本报爱心热线的“老熟人”薛先生也再次来电,虽未自报家门,但熟悉的语音语调、熟悉的开场白还是让记者立即便“认出”了他。“您好,请问您有没有杨梦恩爸爸杨德侠的联系方式,我想献一点爱心。”在后续与杨德侠的沟通中记者了解到,薛先生第一时间与其取得了联系,并把1000元爱心款送到了他手中。
“我没想到我一个外地人,在丹阳还能获得这么多人的关心、帮助,真的特别感动。可是,现在除了谢谢,我也没有其他报答的方式。我想,等将来我们梦恩好了,我一定也要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杨德侠告诉记者,在报道见报后的一个星期内,有许多爱心人士和公益组织都向他伸出了援手。“虽然我基本不识什么字,但是大家给我的捐款我都一一记下了,我不会表达,但心里都明白。”
目前,杨德侠和母亲已带着杨梦恩去了北京儿童医院,而手术日期也定在了周三。“医院说,要交齐押金才可以确保手术如期进行,但是我现在还差几千块钱,有好心人也帮我弄了网上筹款,希望可以让梦恩顺利做手术吧。”(尹媛 文/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