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赶紧放下手机!”

核心提示: 眼下,时值暑假。孩子们玩的时间充裕了,手机成了少不了的休闲玩具。而一款被网友戏称为“王者农药”的手机游戏正以磁铁般的吸引力,让孩子中了“毒”似的忘我玩不停。都说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如此沉迷于手游,拐走的是孩子的心,留下的是家长深深的叹息,不得不引起重视。

眼下,时值暑假。孩子们玩的时间充裕了,手机成了少不了的休闲玩具。而一款被网友戏称为“王者农药”的手机游戏正以磁铁般的吸引力,让孩子中了“毒”似的忘我玩不停。都说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如此沉迷于手游,拐走的是孩子的心,留下的是家长深深的叹息,不得不引起重视。

现状:

手游让孩子玩出“忘我境界”

才进入暑假,有关孩子与家长因手游产生“冲突”的事件就屡见报端。先是杭州一位13岁男孩因父亲劝止他玩手游,赌气从四楼跳下,导致骨折昏迷。孩子醒来后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快点让我登录游戏账号!”这还一度被记者写入新闻标题,可谓让人唏嘘。无独有偶,广州一17岁少年狂打某热门手游40小时,诱发脑梗,险些丧命……这些“血淋淋”的事例,让家有儿女的父母们再也坐不住了。

“整天握着部手机,吃饭都顾不上。”何先生这样描述自己儿子暑假的状态。他称,放假后,儿子的生活基本上除了睡觉就是手机,玩的手机游戏眼花缭乱,看着都辣眼睛,而儿子却不觉得累,玩起来可以维持一种姿势一个小时,那种忘我的神态,让大人看了又急又气。“打他骂他没用,跟上瘾了一样!等开了学还不知道咋办呢。”何先生叹道。

何先生儿子的状态绝不是个例。事实上,所谓的热门手游正在低龄儿童间蔓延。“阿姨,你知道XX游戏吗?我们班里一半的同学都在玩。”这是一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向记者问出的话,而且显然他已经对这类游戏了然于心,拿到一部手机就能自己下载安装登录玩耍,而且玩家与玩家之间可以在游戏中联系、沟通,往往几个孩子凑在一起玩同一种游戏,几乎到了忘我的境界。“喊不动也叫不听,大多数孩子都这样,玩起手机来简直玩命。”一家长恨恨地说道。

纠因:

家长是失守的“第一道防火墙”

孩子沉迷于手游,不外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原因,但作为孩子的家长,他们往往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一领路人”,孩子出了问题,家长首先要负起责任。如果成长教育的过程也需要“防火墙”,那么孩子沉溺于网络,放不下手机,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家长们设置的第一道防火墙失守了。

“龙生龙,凤生凤,低头族的孩子手机控!”这是从事教育事业的舒老师总结出来的一句话,用来批判当代年轻家长的现状:不摸手机就焦虑、无节制、自控能力差。舒老师称,现在很多家长闲来无事的时候就喜欢玩手机,除了极个别是为了对付工作外,绝大多数都是利用手机“杀时”,听歌、聊天、追剧、手游已经成为“杀时四件套”了。“无论哪种玩手机的方式,都要登录账号,有的还要付费,孩子们玩手游的账号哪里来的?如何完成付费的?这些都和家长有关。”舒老师说道。

除了舒老师的分析外,记者走访还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家长还曾利用手机来“哄孩子”。家住江南人家的张女士回忆称,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因为有时会哭闹,她就常拿出手机来转移儿子的注意力。“后来大点了,他吃饭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呕吐的情况,我也会拿出手机来哄哄他。”张女士称,现在孩子快上大班了,暑假里一有情绪就问大人要手机,才放了几天假,每天都是机不离手。“我就担心他熟悉手机运行后,下载手机游戏,孩子玩这个很在行,根本不用大人教。”张女士担心地说道。

还有一部分家长则认为,孩子沉溺于手游,与家长陪伴太少有关。“任何游戏都替代不了父母的关爱,戒不掉手游,也是父母陪伴太少,督促和监管不够。”有家长评论道。

应对:

多方齐努力做到“疏堵结合”

未成年人,尤其是低龄学生沉溺于手机的现象最近引发了社会关注。游戏开发方、网友、教育工作者们都提出了可行性应对办法。

7月4日开始,腾讯以其推出的某款游戏为试点,率先推出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一、12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每天限玩一个小时,12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每天限玩两个小时,12周岁以下的用户在每晚9点以后禁止登陆,以及未成年人消费限额的功能;二、在成长守候平台,会在近期增加硬件设备的绑定功能来避免未成年人通过多个账号登录,绕开家长的监护;三、实名认证系统会实行进一步的强化措施。

游戏开发方公布的措施得到了网民大大的好评,但是有网友觉得光靠一家平台做出努力还不够,众多的网络游戏,如果每家公司都能够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都能够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才能让孩子既利用网络游戏愉悦了身心,同时又防止沉迷其中。也有网友质疑类似措施的实际效果:“这些应该难不倒小学生,如果偷拿父母的身份证注册,这些强制措施看来也没用。而且网上也有售卖身份证号验证的,实名验证系统不完善,依然有空子可钻。”

而教育工作者则认为堵不如疏,还是要重点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寻找健康积极的娱乐方式。他们还认为,家长应该多花时间陪伴孩子,毕竟家庭的温暖才能真正地感动孩子们,帮助他们摆脱手游的影响。

(张敏)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