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家园美 留得山水寄乡愁

核心提示: 今年6月25日,是第27个全国“土地日”,在这里,我代表丹阳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岗位上的各位同志表示诚挚的问候,向长期关心和支持我市国土资源管理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建设美丽国土 共筑生态文明

——纪念第27个全国土地日

丹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符卫国

今年6月25日,是第27个全国“土地日”,在这里,我代表丹阳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岗位上的各位同志表示诚挚的问候,向长期关心和支持我市国土资源管理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国土资源承载着万物众生与人类文明,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和物质基础。今年“土地日”的宣传主题确定为“土地与生态文明建设”,旨在促进全社会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展现“建设美丽国土,共筑生态文明”的时代召唤,在国土资源工作中贯彻落实好“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当前,我市土地承载依然面临很大压力,面临保障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双压力”,资源约束无法回避,耕地红线不可突破。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当前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坚持严保严管、节约优先、统筹协调,以绿色发展理念拓宽国土资源永续利用新途径。

一要坚持严保严管,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好耕地。习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好耕地。”为此,要让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得到最严格的特殊保护,这根弦时刻都不能放松。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加大“山水林田湖”综合整治力度,加强和改进占补平衡工作,更加注重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建设。

二要坚持节约优先,树立新的节约集约用地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抉择,使节约集约理念得到升华。在统筹利用存量和新增建设用地,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同时,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把控好“地尽其用”的“度”,避免过度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要坚持统筹协调,深化国土资源领域改革创新。实现“矿地融合”发展,土地整治、环境治理、工矿废弃地复垦等工作统筹衔接,将城镇地质调查技术成果应用于耕地保护、生态修复、地下空间开发等工作。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实现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相统筹。

同一片土地,同一个梦想。“土地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期待每位市民都能以更大的自觉把共同责任担起来,为美丽国土与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为丹阳“两聚一高”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摆在了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上。从加强环境保护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再到推动绿色发展,我们对生态与发展的认识逐步深化,这也对各项国土资源具体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市国土资源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在实践中探索前行。在农村,永久基本农田的生态价值愈发显化,呈现一片锦绣田园;在城镇,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不断优化,节约集约用地向存量要发展空间,腾出土地实施生态扩容已是新型城镇化大势;工矿用地的环境治理和景观建设,将昔日失落的绿色归还给自然……这些生动案例,勾画出一个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留得下山水、记得住乡愁的未来。

 

永久基本农田 划定“饭碗田”要数量也要健康

作为粮食生产的基础,耕地具有水土承载、物种生息、气候调节、景观文化等多种生态功能,是土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划定和保护永久基本农田,是保护耕地重要手段,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维护农民权益、传承农耕文化的迫切需求。

目前,我市已完成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全面完成“落地块、明责任、设标志、建表册、入图库”等各项工作任务,划定基本农田面积63.7万亩,逐级签订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书2277份,发放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明白卡3000份,设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牌58块和界桩30个,编制了表册和图件,建立了数据库。下一步,永久基本农田质量、数量、生态“三位一体”综合管护,生态的改善是重要一环。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牌

 

美丽乡村建设 房前屋后尽是锦绣田园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转移出农业生产,很多旧宅闲置下来。同时,农村人均宅基地面积大,再开发潜力大。土地综合整治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平台和重要抓手,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上图:云阳街道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建成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园。

左图:界牌镇在科学规划引导下,土地整治工作从优化空间利用格局、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强化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入手,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缩小了城乡生活差距。

 

生态空间扩容 打造现代化田园城市  

新型城镇化,在划定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的同时,也需要优化现存城市空间布局。在重塑城市空间结构的进程中,全面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实施生态空间扩容,打造现代化田园城市形态,是城市更新的大方向。城市里新拓展的绿色空间,同样可以安放乡愁。

左图:记忆中的丹棉、化肥厂、钢铁厂……将打造现代化田园城市形态,形成城市新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让土地重新回到自然状态,让滨河绿带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空间,或打造工业活体博物馆。

下图:开展城市生态用地整治,打造兼具生态、生产和休闲游憩等多功能复合的生态节点区域。

 

矿山复绿 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绿水青山

矿业开发,曾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如影随形。近年来,随着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和绿色矿山的建设,“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近日,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矿业发展新模式。由此,绿色矿山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无疑将进一步加强。

采石场曾给生态景观造成极大破坏和地质灾害隐患。目前,我市正在对已经关闭的采石场因地制宜进行地形整治和生态恢复。2012年初,镇江市人民政府成功申报镇江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示范工程分三期实施。二期项目全部在丹阳境内,为国家重点示范工程项目。丹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施工指挥部。此次废弃矿山环境治理工程机遇之好、治理范围之广,投资额度之大、领导重视程度之高在丹阳历史上还前所未有,总治理面积4.51平方公里。工程实施竣工以后,将使该区域成为丹阳打造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亮点,为丹阳发挥宝贵的绿肺作用。胡高路片区将进一步综合整治,打造生态旅游目的地,届时绿树成荫、郁郁葱葱,完全不复改造前满目疮痍的情景。

坡面采用客土挂网喷播和平台普通喷播工艺进行绿化施工。

二期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居民集中工程也正在建设中。

 

 

节约集约用地 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消费造成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也是新常态下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促改革的内在要求。我市大力实施“双提升”行动计划,“空间优化、五量调节、综合整治”三大战略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亿元GDP占地下降率达37%。在多年的实践中,节约集约用地工作传递出明确的生态优先导向。

白云街商业片区经过综合改造,该片区中山路通了,白云街、灯笼巷宽了,八佰伴竣工开业了,华东财经委旧址复原了,整个片区面貌焕然一新。该片区地下空间充分利用,相互连通,集商贸、人防、停车、地下过街道、连接通道、变电所等功能为一体,是名副其实的地下综合工程,提升了城市功能和品位。

我市鼓励企业新建多层厂房和拆除旧厂房改扩建高层厂房,大力盘活存量用地,鼓励城区企业“退城进园”,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高标准厂房建设先进地区”。图为堂皇家纺拆除了3层旧厂房,新建了1+5式(地下空间3000平方)6层高标准新厂房。

■组稿 周玄究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