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洗衣服现破洞,谁之责?

业内人士建议:接受衣物前,洗衣店和顾客都要仔细检查并备注签字

核心提示: 来到干洗店后,由于双方意见达不成统一,刘先生随即向市消委会进行投诉。

本报讯 前不久,市民刘先生把自己的一件春秋衣送到我市一家洗衣店干洗,可第二天,干洗店员工打电话给刘先生说,他的衣服在干洗之前发现有个洞,让他赶紧去干洗店一趟。来到干洗店后,由于双方意见达不成统一,刘先生随即向市消委会进行投诉。

据刘先生介绍,他当时送衣服去干洗店,工作人员进行了检查,并未发现衣服有破洞,收据上更是未曾标明衣服有问题。接到电话后,刘先生赶到干洗店,与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涉。工作人员是个年轻的女孩,当时哭哭啼啼的,后来刘先生与工作人员也达成统一的意见,干洗店按清洗费用的10倍进行赔偿。本来这个事情就算是结束了,然而,这个时候,干洗店老板回来了。老板问明情况后,当时就说这不是干洗店的责任,因为衣服还未洗,拒绝按清洗费用的10倍来赔偿。“干洗店老板说我难说话,把工作人员弄哭,还让我直接把在干洗店办的卡退掉。”刘先生说。后来,在市消委会的调解下,干洗店老板愿意赔偿120元,而刘先生则坚持要赔偿180元,最终双方达不成统一意见,调解终止。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情况下责任无法确认,最好还是协商处理。他同时建议,洗衣店经营者在接受衣物时,一定要仔细检查衣袋内是否有遗留的物品、附件,饰物是否齐全,以及衣物的破损情况、脏净程度等。在服务单据上应注明易损、易腐蚀及贵重饰物的保管责任、衣物的洗涤效果,确实不易洗染的或有不能除净的牢固性污渍事先向消费者说明,并把这点写到单据上。而消费者在选择洗涤服务的商家时,一定要选择证照齐全、信誉度较高的经营者,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一些价格偏低的洗衣店往往存在水洗现象,或只对衣物进行局部清洗,极不卫生,容易出现交叉感染。对于高档的、贵重的衣物,建议消费者实行保价精洗,作出书面保价精洗约定,约定保值额、清洗费用和服务内容等,并在服务单据上签字确认。如果消费者遇到消费纠纷,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且尽可能保存衣物的第一状态,便于双方调解。(小茅)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