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养我长大 我护你变老

核心提示: 不堪回首已是曾经,眼前的现状却依旧难熬,邱网英虽心生绝望,却还是欣慰着坚持求生,只因儿子始终用实际所为践行着——

o_1bibpil0s6t1akqse64mc1unkg

状态好时的邱网英坚持自己做饭

o_1bibpil0s1m3gaso11ms9k6lleh

为了省钱,邱网英平时都只吃地里的蔬菜

o_1bibpil0r1pj661ik6v1g3p9lbe

邱网英最近的部分单据

o_1bibpnr3j24b1neh1fkl1nobksm1g

邱网英的左手

年近七旬的邱网英这一年多来体重减了30多斤,原本就清瘦的她如今已是瘦骨嶙峋。对于过去的400多天,邱网英说自己“多次死里逃生”;而对于过去的四十多年,邱网英“不知道自己如何撑下来的”。不堪回首已是曾经,眼前的现状却依旧难熬,邱网英虽心生绝望,却还是欣慰着坚持求生,只因儿子始终用实际所为践行着——

个子不矮、身材极瘦,夏日里依旧捂得严严实实,这便是记者脑海里对邱网英的第一印象。而走近了、看清了,才发现这位不过67岁的小老太剪着与年纪不太相符的超短发,黑黢黢的皮肤几乎是直接“画出”骨架大小,即便她一直保持着礼貌微笑,却也难掩虚弱疲惫。进屋落座,吐字并不十分清楚的邱网英歉意地低头咧了咧嘴解释道:“这一年多瘦脱相了,连假牙都大了,所以讲话吃饭都有些受影响。”

细聊中,说到曾经的苦、说到现在的难,邱网英眉眼间的伤悲几乎溢出来,但她的嘴角却始终上扬。她说,生活给的痛够多了,要不是昂着头硬撑,早没有今日了……

乖乖女嫁错郎,她默默咽下苦果

时间回到近半个世纪前,年轻的邱网英即便够不上肤白貌美的大家闺秀之称,也是一个名副其实乖巧懂事的小家碧玉。虽然那时早已不再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邱网英却十分重视父母的建议。所以,当“自己心仪”和“父母偏爱”摆在眼前时,她选择了顺从父母之意,嫁给了一名有手艺的木匠。

虽然都是农民出身,家境也不富裕,但邱网英想着自己也算勤快、丈夫又有手艺,婚后的日子总归不会太难。

“一开始日子过得和我原本想像的差不多,过得不宽裕,但也是安安稳稳顺顺利利的。可是,自从大儿子出生后,这种情况却变了,孩子爸爸开始经常不着家。”邱网英说,那时候的交通不像如今这么便利,连自行车也是奢侈品,因而她的丈夫出行基本靠走。“一开始是一天两天不回来,后天就几天几天不回来,问起来他都是说干活太晚太累,就不愿意再赶路回家了。”体贴的邱网英见丈夫如此解释便也不再追问,只是更加卖力地料理好家中的一切事务。

直到经常不归家的丈夫不再往家拿工钱,甚至家里还来了要债的人时,邱网英才猛然间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也是太相信他,相信他说的话,可后来才发现他一直是在骗我。他不回家,不往家拿钱,全都是因为他在外面赌,不仅挣的钱输光了,还欠了债。”当家人和看不下去的友邻都劝邱网英结束与好赌成性的丈夫的关系时,她只看了看身边一个刚会跑、一个才牙牙学语的两个儿子,然后默默摇了摇头。

一肩挑全家担,她一人种十几亩田

“说离开他容易,可是两个孩子怎么办?这么小就没娘带没爹管?我哪里舍得。”为了守护儿子成长,邱网英不再关心丈夫的所做所为,一心操持起家中的大小事务。

然而,虽有心“一肩挑”,但邱网英还是实实在在体会到了什么叫“力不从心”。“分到家里规整的田是十二亩,再加上还有几亩其他的田,全都靠我一个人种。”每天天不亮,邱网英就要起床为两个孩子做好早饭,自己匆匆扒上两口便要一头扎进田中;中午再赶回来做午饭,然后再上工;而傍晚常常来不及赶回来做晚饭,等到天黑了忙完一切回到家,还要家中的事做完。“几乎每天回来俩孩子都邋遢得不行,浑身就剩眼珠子白的,浑身上下都是泥,洗都要洗半天,我心里又气又心疼。可是没办法,我顾不了他们。”邱网英说,生产队分任务的时候,她常常是忙到傍晚才做完自己的份额,但还要继续把属于丈夫的那份做完,否则一抵扣,一天的活就白干了。“忙时几乎每天都要晚上九十点才能到家,我还要收拾家里、收拾两个孩子,等全部做完钻进被窝,眼看天又要泛白了,眼泪就忍不住流。”

泪痕未干,新一天的忙碌又开始了。这样的凄苦即使看在别人眼里也完全忍不了,邱网英却一担就是十几年。为了孩子能上学,她甚至还抠出非农忙的时间去干男人都不愿意做的“挑黄沙”的活儿。“我记得很清楚,挑一吨黄沙8毛钱,人家嫌苦嫌钱少,可我愿意干。”

久积劳而病重,她被骂“不要命了”

原本以为这样的苦日子就这么一直平静地过下去了,但邱网英没有料到的是,她终究还是迎来了让自己崩溃的爆发点。

“大儿子到了念高中的年纪时,我就是因为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没能让他读,所以想着无论如何也要让小儿子如愿念上高中。”当邱网英拼死拼活好不容易凑够了小儿子念高中的学费时,丈夫却趁她上工的时间偷走了钱。“我到现在都记得自己回家发现后就跟疯了一样,第一次那么大哭大叫,那种绝望、心死真的一辈子都不会忘。”而正是这一次刺激,让邱网英终于下定了决心结束这段婚姻。“虽然说孩子没有爸爸不好,可有那样的爸爸似乎对他们也没有任何好处,所以我带着他们回了家。”

当邱网英一心准备和两个孩子就此过好接下来的日子时,周围的亲友却又帮她物色了一位伴侣。“是个老实人,虽然没有手艺、家里也穷,但至少没有不良恶习。”虽然就这么一句介绍,但邱网英还是同意了,因为她心里始终想着,孩子们有个父亲终究好一些。这次婚后,邱网英果然发现丈夫没有不良嗜好,但她也不得不承认,家里的穷与丈夫的懒惰不无关系。

为了支撑一家人的生活,为了让家里的环境能有所改善,邱网英又开始了没日没夜辛苦的工作,而这一坚持便又是十数年。常年超负荷的工作,终于拖垮了邱网英的身体。六年前,当手、脸肿胀而赶去医院检查的邱网英拿到“肾炎综合征”的诊断报告时,对面的医生忍不住说她:“你只要钱不要命了吗?一个肾萎缩、一个肾发炎,你还想不想活命了?”

心有忧郁难散,她被确诊“尿毒症”

从丹阳转至南京,收治邱网英的医生无一不诧异她竟能忍至这种地步才就医。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入院治疗了大半个月,邱网英被告知必须长期服用药物才可控制病情恶化。“一开始每个月都要去配药检查,后来变成两个月一次,这一坚持就是好几年。”邱网英说,自从确诊肾炎综合征,她便被医生和家人勒令停了一切工作,安心在家养病治疗。“医生一再关照,一是不可以再辛苦操劳,二是不可以劳神伤心,可我勉强能做到第一条,第二条再怎么心宽也不行啊。”

从入院治疗,到出院后定期配药服用,邱网英每年的治疗开销都在2万元以上,这对只能停工休养的她来说实在难以负担。“我先前好不容易挣下的一点养老钱很快就花光了,虽然大儿子一直说他来负担我的医药费,可我心里怎么能安心。另外就是小儿子,他的安危也让我一直提心吊胆啊。”邱网英说,几年前二儿子为了生计自己开了一家公司,结果后来因为经营不善而结束,而他也受不了打击从此离了家,再无音信。

不知是几年的药物控制不再有效,还是心里的郁结愈发“生效”,去年3月,高烧不退的邱网英送医后被确诊“尿毒症”,医生表示只有透析才可为其续命。在镇江江滨医院做了透析用导管置入手术后,邱网英正式开始了透析之路。“一开始在镇江江滨医院,但开销大,后来转回丹阳。因为二院床位紧张,就先去了三院,但我老是出状况,后来又转到人民医院,只能晚上做,就这么换来换去,到了去年10月,才终于转到了离家里稍微近一些的二院。”

“重疾”又添“心病”,她闯过“鬼门关”

由于常年超负荷操劳,邱网英孱弱的身体根本支撑不住一周三次的透析治疗,常常是治疗刚进行到一半,她便喘不上气几乎要昏厥过去。“基本上我去做透析床前就不断医生了,一会儿问我怎么样一会儿问我难不难受,就怕我吃不消呼吸困难。但即便是这样,我还是有好几次没知觉昏了过去。”尽管身体吃不消,可没有人能够做主让邱网英停止透析。“做透析可能撑不住,可不做透析肯定支撑不了多久。所以,就算再难熬再难撑,我还是要躺上医院的床继续透析。”

日子就在邱网英的心惊胆战中一天天过去。去年9月的一天,邱网英突然出现不能呼吸的情况,眼见着要窒息,陪在一旁的大儿子急忙拨打了120。送医抢救后,院方表示,邱网英的心脏出现了严重问题,建议立即送往上海医治。

在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邱网英一住就是28天。“当时医生就说了,我再晚点去就真没命了,因为我有一个指标已经是正常最高值的几十倍了。虽然院方一再要求我住院治疗直到指标正常,可是眼见着欠费越来越多,儿子的眉头越皱越紧,我只能让他带着我回了家。”幸运的是,虽然回家后的邱网英依旧会感觉到心跳过速,依旧会虚弱得硬撑着熬过每一次透析,但至少她闯过了“鬼门关”,没有再出现要被送医抢救的情况。

当初你养我小,如今我养你老

邱网英说,从自己六年前病倒至今,她最对不起的便是自己的大儿子。“我的养老本用完后,每年的吃药加上去年开始的透析、治疗,所有的花销都是大儿子来的。而且,去年为了陪我看病、透析,他几乎一整年都没有工作。”对于邱网英而言,若不是自己生病,她几乎意识不到当初那个才几岁大便已经会跟在她身边帮着下地拉车的孩子,如今竟然已经长成了一个可以为她遮风挡雨为她撑起一片天的大男人了。“从小我对他亏欠的就多,不管是上学,还是劳动,他牺牲的都很多,可到如今我这个累赘还要变成他的负担。”

自从前年继父去世后,原本分开住的大儿子便几度邀请母亲与自己同住,但都遭到了邱网英的拒绝。直到去年,虚弱的邱网英一度只能卧床静养,大儿子才不顾其反对把她接到了自己家中。“他也有老婆有儿子,有属于自己的责任要扛起来。而我于无底洞,怎么忍心再压到他的身上。可是,不论我怎么劝他、说他、甚至骂他,让他不要管我,他都只是好脾气地安抚我,然后照样为我担负起种种。”

邱网英不止一次地与大儿子面对面深谈,可即便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儿子始终默不作声。末了,才回她一句:“妈,当初你累死累活把我养大,从没想过放弃,如今我做到能做的为你养老,难道不应该吗?”虽然明了儿子的心意,可是面对每月除去报销部分仍要4000余元的透析费用,邱网英直言实在不知自己还能“心安”地支撑多久……(尹媛 文/摄)

若有爱心人士愿意帮助邱网英,可与本报爱心热线86983110联系。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