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免费照片打印机背后或藏猫腻

核心提示: 最近,我市一些商场、超市里出现了一种“扫码免费打印照片”的机器,只要用手机微信扫描机器上的二维码,关注相应公众微信号后,就可以上传照片在机器上免费打印照片。

p38

图为某店家门口的免费打印机

最近,我市一些商场、超市里出现了一种“扫码免费打印照片”的机器,只要用手机微信扫描机器上的二维码,关注相应公众微信号后,就可以上传照片在机器上免费打印照片。在一些商家门口,甚至还出现了排队打印照片的景象。然而在享受免费打印照片的同时,广大市民的个人信息或许也在不知不觉中泄露了出去。※文/摄 马骏

前不久,市民张女士在逛街时看到一饭店前有扫描二维码免费打印照片的机器。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按照上面的说明打印了几张孩子的照片。可是没过多久,她就接到了许多骚扰信息。张女士告诉记者,当时打印机提示她加一个微信号,后来那个微信号不断给张女士推销婴幼儿用品,她觉得是打印照片时泄露了个人信息:“我一想他连我们孩子多大都知道了,这肯定是加这号时信息给泄露了。”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在本市许多公共场所,比如商场、超市甚至洗浴中心和KTV,都可以看到这种免费打印照片的机器,一些商家甚至以此来招揽人气。那么,免费打印照片究竟是怎么回事?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市区一家大型商场体验了一次。在商场二楼一家餐馆门口,摆放着一台一米多高的机器,机身屏幕上方贴着“关注公众号免费打印照片”几个大字,在液晶屏上面显示着免费打印照片的操作方法:第一步,扫描二维码;第二步,关注公众号;第三步,输入数字××××;第四步,加入照片点提交。

记者按照提示,打开微信扫描了液晶屏上的二维码,随后手机屏幕上方显示出一个名为“手机打印”的图标,屏幕下方显示“网页由该公众号开发,请确认授权以下信息:获得你的公开信息(昵称、头像等)”。点击“确认登录”后,跳转到一个新的页面,出现一个名为“分众专享”的公众号,点击关注并发送规定数字后,出现了上传照片的界面。记者上传了一张手机中的照片,大约40秒后,这张照片就被打印出来。整个过程中,除关注了几个公众号外,记者的手机并没有出现任何异样。

旁边一家餐馆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免费打印照片的机器是一家广告公司投放的,经营模式很简单,设备、耗材等费用都由广告公司来承担,餐厅只负责打印机的日常管理,比如往里添加相纸。打印出来的照片会印上餐厅的订餐电话。至于机器会收集客户的哪些信息,他们也不清楚。然而,免费打印照片并不只是做广告这么简单。此前有媒体报道,一名女子在扫描二维码免费打印照片之后,自己的微信号就被盗了,对方以她的名义在微信好友里发银行卡号要求别人打钱。记者联系到一家经营免费打印照片业务的公司,公司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与商家只是一种免费合作关系。商家可以免费使用打印机,为自己增加人气,他们公司则通过机器来推广其他的微信公众号,精准定位吸引粉丝。

其实,这种照片打印机也被称为“吸粉神器”,一般都是商家用来推广微信公众号或者推送广告信息。消费者通过关注公众号来换取免费打印照片的机会,风险也不算大。业内人士表示,真正的风险在于这一过程中缺乏监管。如果机器上的二维码被替换成带有木马的二维码,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扫描二维码,木马程序就会被植入手机,手机绑定的银行卡、登录密码等其他信息就可能被泄露。同时,还有一些更为隐蔽的诈骗手段,比如扫描二维码后要求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如果我们填写了常用密码,就可能被一些不法分子用来破解邮箱甚至银行账户。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推广、投放这类免费打印机并不需要政府部门审核,商家一般也只是简单地约定合作方式,个人信息如何授权使用、怎么保证信息安全以及一旦出现问题谁来担责等都没法落实。类似扫码免费打印照片这种新兴事物大行其道的同时,涉及到个人信息泄露、信息贩卖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记者了解到,从今年6月1日起,我国网络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其中规定,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将施行,其中明确了出售个人敏感信息五十条以上的,即构成犯罪。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希望多一些真诚,少一点儿套路。但是,也要谨记占小便宜容易吃大亏,信息技术再发达,也没有免费的午餐。从个人角度来看,要养成良好的信息安全习惯,比如不轻易扫描二维码、不设置过于简单的密码。而从根本上说,希望相关部门能创新监管手段,保障每一位公民的信息安全。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