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最大“水下立交”建成 节约水源“南水北调”

灌区放水

原标题:升级改造 节约水源汇入南水北调 扬州最大“水下立交”工程建成

核心提示

昨天,江都区沿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水下工程通过验收并正式放水。市水利局农水处李章林处长告诉记者:“经过抢修抢建,江都区沿运灌区干渠最大流量达36立方米/秒,灌溉保证率由之前的70%左右提高到85%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目前的0.56提高到0.73,恢复自流灌溉面积3.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7.34万亩。由于灌溉效率大大提高,节省下来的3000万方水可继续进行南水北调。”

扬州最大“水下立交”

沿运灌渠与盐邵河地下12米相会

盐邵河地处里下河地区,本来盐邵河和江都沿运灌区分别从盐邵船闸和昭关坝平行一路向东,可盐邵河却在邵伯镇艾菱村拐了个大弯,挡住了江都沿运灌区向东送水灌溉的通道。水利工程人员在地下12米处开凿了大型箱涵,水从地下穿河而过,为里下河地区提供了宝贵的水源,也是扬州最大的“水下立交”工程,两孔箱涵可并排跑两辆50吨重大卡车。

江都区沿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西沿淮江公路,东至三阳河,南临老通扬运河,北到盐邵河,包括真武镇、丁伙镇、邵伯镇、樊川镇、丁沟镇、仙女镇部分共6个乡镇。灌区总面积49.22万亩,现有耕地面积33.4万亩,其中灌溉面积30.34万亩。

作为南水北调东线源头第一座大型灌区和江淮生态大走廊腹地,艾菱地涵工程是江都沿运灌区三座卡脖子地涵工程中难度最大、工程技术最复杂的工程,总投资达1700余万元,目前,为江苏省最大在建农水单体工程,年送水能力达2亿方。   

徐州水建相关负责人王志告诉记者:艾菱地涵的施工条件比较复杂,河面为五级航道,净宽50米,水深4.5米左右,为保证基坑安全开挖,除了在上下游各打一道围堰外,还在上下游各打了3道断航围堰。基坑为全开挖工程,深度12米以上,为防止塌方,分别采用了安全坡,分级平台开挖。

省下水源“南水北调”

15万亩农田灌溉得到有效保障

去年底,市水利局多次派出调研组,深入艾菱地涵现场办公,与灌区技术人员一同研究改造方案,经过反复论证,结合盐邵河航道“五升三”整治工程,决定对原涵洞进行拆建,将原双孔涵洞由105米延伸至303米。

据负责施工现场监管的江都区水务局副局长束新介绍,拆建后的地涵,长度拉伸3倍,将拓展航道宽度;涵洞的顶部高程-5米,比航道深4.75米,将确保航道安全;15万亩的农田灌溉将得到有效保障,也彻底解决了“跑冒滴漏”。

据介绍,艾菱地涵不仅是江都沿运灌区的骨干工程,同时也是南水北调水源的保证工程,灌区的水来自南水北调干线京杭大运河,省下来的水可保证南水北调。

通讯员 魏军 记者 姜涛

责任编辑:方澹宁

分享到:扬州网新闻热线:0514-87863284 扬州网广告热线:0514-82931211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汤鹄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