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扬帆而行,在你脑海中勾勒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是孤帆远影的渺远寂寥,抑或是悠然摇曳的轻松徜徉?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有这样一支帆船队,成员来自各个城市,生活环境也迥然不同,但那抹海天的蓝却把他们的目光和心灵聚焦到一起,海上“精灵”坚定且昂扬地要舞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当地时间5月1日17时,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帆船队代表中国海军在2017年意大利国际帆船赛上取得了“海军院校挑战赛”亚军的好成绩,让海军旗飘扬在异国的赛场上。重点是,这支帆船队中有一名队员就是我们丹阳人,他叫张喜皓。一个从未与海洋接触过的小城男孩,如何在四年间变成“水手”与大海搏击,与帆船共舞?近日,记者对比赛后回国不久的张喜皓进行了专访。
■陈晓玲 文
张喜皓在海上训练
张喜皓(左二)与队友赛前合影留念
获得亚军后帆船队合影留念
从乒乓球手到帆船“水手”
角色虽发生了变化,可不变的是不惧未来的心
“我今年23岁,是丹阳人,加入舰艇学院帆船队四年,终于得到了一次为国出征的机会,并且为国家赢得了荣誉。”电话中,张喜皓仍抑制不住兴奋。其实,张喜皓从小练的是乒乓球,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妈妈张杏娣告诉记者,儿子上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去他爸爸的单位看到有人打乒乓球,他就在旁边看了一会,没想到第一次打一点都不像初学者的样子。“他爸爸觉得他很有天赋,就送去学打乒乓球了。”张杏娣告诉记者,原本就想着让他学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顺便锻炼锻炼身体,可让一家人惊喜的是,仅仅学了半年的张喜皓参加了当时一个“小灵通杯”乒乓球赛,就取得了冠军的好成绩。“儿子学打球的时候就喜欢观察,而且很仔细,乒乓球这项运动还是要讲究技巧和策略的,技术成型后可能就要看头脑了。”爸爸陈雷定说。虽然打乒乓球是他很喜欢的一件事,但张喜皓并没有荒废学业,每天固定只花半个小时练习。
2013年参加完高考的张喜皓如愿考去了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一是大连是爸爸当了十几年兵的地方,二是自己对军人也有憧憬。进入学院没多久,张喜皓就遇到了学院帆船队选拔这一机会,而他也从几千人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前往福建厦门进行冬训的机会。说起自己的好运气,张喜皓说这和打了多年的乒乓球分不开。“选拔的时候主要看体能以及反应能力,我从小打乒乓球,这可能是有一定优势的。”虽然自己很开心入选学院帆船队,但不说帆船自己从没接触过,就连大海以前都没见过。
“不过既然有幸入选,肯定就要直面困难。”对于当时的张喜皓来说,十八岁的花样年纪,有的就是勇往直前,不惧未来的心。
从“菜鸟”到让海军旗飘扬在异国的赛场上
在梦想成真的那一刻,多少孤独、恐惧和痛苦都值得
虽然有幸入选学院帆船队,但张喜皓对帆船也绝非一见钟情,因为前往厦门进行冬训的那段时间,让他真正体会到“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这句话的意思。“如果你问我当帆船队员的感觉如何?说实话真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平时仅有的休息时间都在海上飘着,周末其他人各种吃喝玩乐,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羡慕,我也会感到失落和孤独,偶尔也会想当初为什么要来这里?”回忆起那段时光,张喜皓的内心很不平静,“我记得去冬训的时候,海水很冷,自己也是刚刚接触帆船,教练稍微带了一下就让我们自己去海上练,结果就是不停地翻船,泡在冰冷的海水中等待救援的时候,真是很恐惧,也很绝望。”不过张喜皓骨子里就不喜欢认输,他想去征服,征服帆船,与大海搏击,带着这样的信念,他一直坚持着。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用在张喜皓身上再贴切不过了。一年又一年,没有属于自己的周末,健身房里挥汗如雨,甚至连每年仅有的探亲假都在集训中度过。虽然从大一就进入帆船队,按照前辈们的经验,在第二年就应该可以去参加比赛,但老天好像也在考验着张喜皓,一次次的错过,让他在4年后才有了第一次出战意大利国际帆船赛的机会。“四年终于等来了这次机会,也许就是自己最后一次机会了,开玩笑地说,我那个时候就是抱着必胜的信念去的。”张喜皓和教练、队友一起踏上了外邦的土地。
还未褪去初到意大利的兴奋和好奇,当地的天气就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海上大风肆虐。让他们更措手不及的是,紧接着规则和比赛模式都改变了,加上陌生的场地和船型,让原本信心十足的他们显得多少有些慌乱。“这些未知和不确定因素使得我们在前几轮比赛排名很靠后,当时对手还对我们冷嘲热讽,也许就是中国人一种不服输的精神,我们咬着牙选择背水一战。”张喜皓说,当时他和队友就想着绝对不能放弃。精确计算赛船运动特性、紧盯对手制定针对性战术,彻夜未眠只为决定性的几轮比赛。“帆船比赛还要有点浪漫的天分。这种浪漫就在于,你要学会去享受那些不完美的航程,享受那些不完美带给你的另一种乐趣,它也许会带给你更多收获。”张喜皓如是说,多少次在梦中走上奖台如今已成现实,训练场上的血汗化为奖牌。他们赢了,赢得艰辛,但也赢得光荣。
第一次身披海军旗走向赛场,在异国的土地上代表祖国捧起奖杯,这次比赛,他们经历了太多,但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追逐胜利的脚步,一切付出都值得!
从荣誉和掌声中慢慢走出来他要留在学校,为了让更多人能与帆船共舞
第一次参加比赛就取得了这样的荣誉,张喜皓是高兴的,但他也是冷静的,因为对于即将毕业的他来说,这算是给四年的与帆船共舞的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但对于即将走出校门的他来说又是一次选择。也许之前有徘徊,有犹豫,但这一次他决定留在学校,继续与帆船打交道。就像他自己说的,帆船在中国可以说是很偏门的一项运动,但在国际上却是热门运动,而他要留在学校里,让更多人了解帆船,认真地去“玩”帆船,享受与帆船共舞的感觉。“我喜欢这种感觉,在船上你可以看到海平线,可不论你往前走多远,海平线却始终会在更远的地方。在海上,你必须向前走,永远得往前走,那是一种没有止境的追求,就像人生一样。”现在的张喜皓有着这样的感慨,“对那种意境的向往,是我选择做每一件事的原动力,我做一件事,就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得长远,不会半途而废。每个人都在为各种各样的理想活着,让我的生活像大海上不败的风帆,就是我的理想和我要达到的境界。”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在茫茫大海中与风浪搏击的时候,你才能体会到自己的力量,体会到你没有发现的自我以及关于自我的无限可能性。”张喜皓说,他目前最大的梦想是留在学校,让更多人认识帆船,教更多人去“驾驶”帆船,让中国海军、中国帆船队成为世界帆船的一面“旗帜”。
也许以后没有机会再进行比赛,不过张喜皓并没有失落,他说,即使在陆地上的时候,那股混合了海洋的咸涩、烈日的焦躁与鱼群们微腥气息的味道,也经常会出现在自己的梦里,像传说中塞壬的歌声,会引导他再次出海,继续航行。“有时候,航行只是换了一种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