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病缠身,他“累”了全家未遭嫌

核心提示: 多次入院、几经手术、反复复发……自从与克罗恩病有了牵连,陈永红似乎便陷入了这样的循环而脱不了身。

多次入院、几经手术、反复复发……自从与克罗恩病有了牵连,陈永红似乎便陷入了这样的循环而脱不了身。然而,当陈永红本人已绝望放弃、不愿再治疗时,身边的家人、朋友以及周围的村民,却以实际行动当起了他的坚强后盾——

2709.do

病床上的陈永红骨瘦如柴

2710.do

医护人员在为陈永红做每天的常规治疗

2708.do

各种化验单配药单

家住珥陵镇积庆村陈家松柯里的陈兆兆老人已是古稀之年,但远没有同龄人那么开心。身边熟识他的人都知道,十年多时间了,陈兆兆和老伴几乎没有舒展过眉头,看着唯一的儿子陈永红一直被病魔折磨,两个老人犹如痛在己身。

钱花得多、病治不好,人人心知肚明的是——一个狠心的决定便能从此逃离这一痛苦牢笼,但老人不愿放弃、亲人们不想放弃、旁观者不忍放弃,陈永红被“簇拥”着闯过了一个个生死关。只是,病痛为陈永红设下的关卡似乎没有尽头……

没听过的病吓蒙一家人

陈兆兆和老伴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把子女健康平安地拉扯大,然后看着他们成家、养育下一代,便觉得是人生中的幸事。在人生的前六十年中,夫妻俩这一朴实的愿望正一点点实现,只是,老天的垂怜不够久,年过花甲之时,陈兆兆和老伴不得不频频为儿揪心、受怕。

陈永红和妻子毛金花都在服装厂上班,虽然收入不算高、日子过得也不算富裕,但自儿子出生后一家三口却也有着自己的小幸福。原以为这样平淡安宁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然而,2006年,年近不惑的陈永红却发现身体出现了异常。

“一开始就是经常觉得腹部很胀,有时候会有点痛,但并不是忍不了那种。吃了点消炎药会感觉好一点,但不用多久这种症状又会出现。”并未太在意的陈永红一直扛着没去医院,直到出现吃不下饭的情况。“我这才去医院,简单检查后医生初步怀疑是阑尾炎,但说要做进一步检查。我想着不严重就没做,只让配些药吃吃并挂了几天水。”让陈永红没想到的是,挂水加吃药的治疗并未减轻疼痛症状,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一次,陈永红没有再选择苦捱,而是住进了市人民医院进行全方位检查。

让陈永红和家人都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入院检查,陈永红竟被确诊为“克罗恩病”。看着诊断书上的这几个字,一家人虽认识却不知其意。最终,经医生耐心解释,他们才知道这是一种并不十分常见的疾病,至今病因未明,多见于青年人,会出现腹痛、腹泻、腹块、瘘管形成及肠梗阻,伴有发热、贫血等。虽然对这一疾病不甚了解,但医生所说的“病因未明”、“容易复发”、“难以根治”等关键词,一家人顿时吓蒙了。

几经转院结果都是“治不好”

尽管难以相信,但一家人还是慢慢消化了陈永红患病的事实。在市人民医院住院的日子里,陈永红接受了一系列保守治疗,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后来院方主动找到我们,说这病在丹阳是看不好的,控制效果也有限,建议我们去周边大城市大医院看看。”直到这一刻,一家人才猛然意识到,原来这病这么麻烦。

经过熟人介绍,陈永红最终选择了南京鼓楼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后,院方也给出了和市人医一样的诊断,并表示也只能对其进行保守治疗。在南京的治疗,既枯燥又不易,院方在得知陈永红一家皆是农民且实际经济条件确实不好后,一边全力医治一边在用药花费上给予了最大照顾。而在陈永红病情稳定后,院方便建议其转回丹阳医院进行恢复观察,以节省开支。

尽管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陈永红每日都必须服用价格高昂的进口药,但看着他状况一日好过一日,一家人咬牙维持着。正当众人看着状态越来越好的陈永红、以为他无比幸运地康复时,新的状况出现了。

“老陈突然一天就腹部痛得打滚,家里人急急忙忙送了医院后,发现他竟然是大肠断裂了,而这也是克罗恩病的表现之一。”毛金花没有想到,仅仅距离上一次治疗出院一年半后,陈永红竟又复发了。在市人民医院,医生们为陈永红做了紧急的补救手术,但同时也告诉其家人,这一次依旧无法保证陈永红能够完全痊愈。术后经过简单休整,在院方的建议下,陈永红转院至镇江康复医院进行休养治疗。只是,未过多久,镇江院方又建议陈永红还是去南京医治。在南京鼓楼医院又住了20多天后,带着又一次“无法根治”的诊断,陈永红接受了院方建议,又回到了丹阳疗养。而这一回几经辗转,不仅花费巨大,陈永红心底的绝望也越积越多。

“下跪求收治”迎来暂时安稳

时间一天天过,陈永红的病情却时好时坏。“我们都知道他心里怎么想,也明白他怕给家里再带来更多的压力,可是不管如何我们也无法就眼睁睁看着他受折磨而不管啊。”陈兆兆和老伴看着儿子疼痛难忍,恨不得能代替他。为了帮儿子多争取一些机会,老两口四处托人打听,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人告诉他们苏州市立医院对于治疗克罗恩病较为权威。

面对着儿子的消极态度,陈兆兆和老伴只能转而向两个女儿求助。“永红他自己并不愿意再跑出去看了,觉得是浪费钱浪费时间,可家里人怎么忍心!我们只能让他两个妹妹帮着劝劝。”最终,在两个妹妹的劝说和陪伴下,陈永红动身前往苏州。只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苏州市立医院的医生在看过陈永红的病例并对其经过全面检查后发现,他的状况十分不乐观。“医生只能委婉地告诉我们,他们不便收治,建议我们另找医院。”在将这一信息告诉给陈永红后,让两个妹妹没想到的是,病床上的哥哥突然说道:“这次回去,我是真的没希望了吧。”这句话深深刺痛了两人的心。

“我们又给在家里的爸妈打了电话,告诉他们医院不愿意收治,结果爸爸特别激动,几乎是喊着在电话里说,哪怕我们跪下来求医生,也要让哥哥能够住下来医治。”挂完了电话,陈永红两个妹妹对视一眼后便走进了医生办公室。面对着两人恳求的言辞以及真要下跪的表现,院方最终愿意“尝试看看”。或许是一家人的坚持感动了老天,或许是陈永红重燃的求生意识起了作用,在一段时期的治疗后,陈永红的状态真的好转了。出院后的日子平静安稳,一家人倍加珍惜。

再复发他不愿折腾决心放弃

“从苏州医院回来后,虽然也有过不舒服、要住院的时候,但都没再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正当一家人放下紧张,以为终于雨过天晴时,却没料到陈永红再度出现了险情。

今年正月初四,刚刚从岳父家拜完年回到家的陈永红一下子又觉得肚子疼痛难忍,猛然间便撕心裂肺地喊叫着滚在了地板上。陈永红的儿子陈凯强第一时间反应了过来,背起父亲便往外跑,好容易拦到辆车便去了市人民医院。经积极诊断,陈永红的大肠再次出现了断裂,医生立即为其做了手术,虽然过程紧张而危险,但万幸的是,他的性命保住了。术后的两个多月,陈永红一直住院治疗,但是院方还是建议他去更大的医院寻求更多的治疗机会。而这一次,陈永红坚决表态,自己不治了。

回家后从陈永红比从前更为沉默,脸上也再无笑意,对于家人时不时相劝外出检查治疗,他都不愿回应。4月末,陈永红的腹部又出现了剧烈疼痛,紧急送医后,院方表示他的腹下出现了包块,随时可能破裂危及生命。由于情况十分紧急且异常棘手,陈永红被第一时间转入了南京军区总院急诊抢救室。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下,陈永红再一次逃离了死神的魔爪。然而,因为陈永红的小肠太短难以吸收营养,每天入院的药物治疗花费都在4千多元,而院方也明确表示,陈永红后续还要再接受手术,但前提是必须得调理好。“虽然治愈希望渺茫,但医生至少还是给了我们希望,我不想放弃,也不可能放弃。”虽然陈凯强态度坚决,但陈永红的坚持丝毫不输儿子,他不止一次地说,自己绝望了,不想再治了。

他们的暖意是最大支持

“军总的医生通知我们说,爸爸要先调理一段时间准备再次手术,而费用至少需要准备20万~30万。”陈凯强说,爸爸多年来的治疗已经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欠亲友的债务也几乎数不清,一家人已经不好意思再外出开口借钱。

“我理解老陈的心思,这么多年了,我们对不起父母,对不起他的两个妹妹,对不起亲戚朋友,也对不起儿子,所以这一次,他无论如何也不肯再继续看下去……”毛金花说,自己一度也被丈夫说服了要放弃,可是看着病床上痛苦呻吟的陈永红,她又怎么也说不出“不治了”。而陈永红的父亲陈兆兆也无论如何都不死心,儿子儿媳不愿再开口借钱了,他便决定“放下老脸”。

将陈永红饱经折磨和一家人全力救治的过程看在眼里,好心的身边人也坐不住了,纷纷主动出力要帮他们……陈兆兆的堂侄媳妇史建芬在小吃店洗碗,每天早上四点起床,一个月收入只有两千多,“五一”前,史建芬不但在探望时送了一份心意,还另外主动送了一万元给陈兆兆,并对他说:“小叔,永红病看好以后,有得还就还,没有就不用还了。”村民陈芬云年初中风,刚出院不久,走路都走不稳,却蹒跚着到陈兆兆家送去了500元心意。村民陈锁泉已经搬离村中,但获悉此事后又特意托人送了1000元到陈兆兆手中。村民蔡和平等更是聚集到一块儿,到村委会和周边企业等帮陈永红筹集爱心款……而陈凯强所在的奇瑞机械厂在知道其父亲的状况后,不但慷慨捐助,还特意组织全厂职工发起爱心捐款……

在得知了众人相帮的情况后,病床上的陈永红含泪沉默了,他不知道自己何德何能可以得到这么多人的帮助。面对着蜂拥而至的暖流,陈永红终于决定继续接受治疗。他知道前路依旧凶险,但至少不该让关心自己的人失望……(陈辉 尹媛 文/摄)

如有爱心人士愿意为陈永红伸出援手,可与本报爱心热线86983110联系。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