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与热血奉献给祖国的建设事业

他们,是丹中的骄傲!

核心提示: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这两句诗来形容省丹中1957届校友们再贴切不过了。14日上午,1957届高三甲班的校友们重返母校,庆祝毕业60周年。

■云莹 陈静 蒋玉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这两句诗来形容省丹中1957届校友们再贴切不过了。14日上午,1957届高三甲班的校友们重返母校,庆祝毕业60周年。

高中毕业后,他们走向了大江南北,有留在丹阳为家乡做贡献的,有考取大学把青春热血挥洒在祖国建设事业上的,有在外奋斗打拼退休后荣归故里的,还有晚年定居他乡的。这一天,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回到母校的怀抱,追忆往日青春时光。如今的他们已不复当年年轻的模样。伴随着年龄一起增长的,有对母校的思念,有对师恩的感念,还有点滴积累的事业成就。这一天,他们仿佛重新回到了年少时光,开怀畅聊,聊学生时代、聊工作经历、聊生活近况……

毕业60周年聚会合影(萧也平摄)

毕业60周年聚会合影(萧也平摄)

毕业60周年聚会合影(萧也平 摄)

1957届高三甲班毕业合影(萧也平 翻拍)

“地质专家”冷福荣:潜心地质研究五十年

o_1bg32eqgg19uoeom1n0e1e5i12rkd

冷福荣(蒋玉 陈静 摄)

老地质专家冷福荣,言语里总离不开“地质”两个字。对他而言,地质学仿佛已经渗透进血液,和血脉相连相通了。也正是由于这种热爱,才能促使他在面临地质研究资金欠缺、市场化改革的困境时保持乐观的心态,他说,地质研究再难,只要有一丝机会,他都会继续做下去。

昨天上午,侃侃而谈的冷老还未等记者开口,就乐呵呵地道:“你们要问的问题容我好好想想,以前的一些细节我都记不清了。”略带玩笑式的语气,一下子就舒缓了现场严肃的气氛。

其实,冷老对地质如此痴迷,皆是兴趣所致。“我人生中能从事和地质有关的工作,和高中时的地理老师有很大的关系。”冷老表示,当时在省丹中,地理老师组织了一个地理小组,他就是其中一员,在高中期间,小组成员一起参加了两次地理旅行,冷老也因此和地质结下了不解之缘。高中毕业那年,冷福荣考上了北京地质学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国地质大学。“当时大学专业是地球物理和化学探测,我是这个专业的第一届毕业生,全班32个人,我是惟一一个江苏的。”

大学毕业后,冷福荣被分配到了内蒙古工作,虽然离老家句容相隔甚远,但事业就是使命,他一干就是五十年,直至2012年退休,才回了句容。在此期间,冷福荣专注于地质探测,曾勘探出不少中小型铁矿、金矿、地下水以及石油等等,为内蒙以及国家地质探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虽然远在内蒙古,和老同学断了联系,但冷老的心中始终装着这帮同学。“1997年,我们组织过一场40周年的聚会,当时有30多个同学赴会。”时光荏苒,二十年后,高三甲班又一次组织了60周年聚会,尽管近来身体欠佳,但为了参加这次的聚会,冷老还是一大早从句容赶了过来。

岁月匆匆,同学们的头发也越发花白,看到六十年前的同学,冷老激动不已。“这次只来了20个同学,有些已经不在了,有些失去了联系。”冷老感叹,这或许也是他们57届同学的最后一次聚会,大家都倍感珍惜。他说,虽然学校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但身处曾经一起上学的地方,还是倍感亲切激动。

记者还得知,为了促成这次聚会,冷老不顾身体安危,亲自去另一个同学家中进行劝说,说服他一起参加这难得的聚会。原来,这位同学由于老伴身体抱恙,打算不回校聚会,最终,被冷老的坚持打动,这位老同学携夫人一同赴会了。

“高校行政专家”孙汉章:我的根在省丹中

o_1bg32eqgh1o2mpa111d51r9e1q7lf

孙汉章(萧也平 摄)

1935年出生的孙汉章今年83岁,是1957届高三甲班同学中的老大哥。从1951年考入省丹中初中开始,到1957年高中毕业,孙汉章在丹中度过了6年时光。六年间,他学习了知识、结交了朋友、考取了大学,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是1956年入党的,入党介绍人是我的政治老师刘德声。”孙汉章说,他是幸运的,在学生时代就加入党组织,找到了人生的信仰。“在丹中的学习经历对我影响至深,我的根扎在这儿!”

从丹中毕业后,孙汉章考取了前身为江苏师范学院的苏州大学历史系,并于1961年毕业。毕业之后,孙汉章留校,先后在外语系、校党委组织部从事行政工作。文革时期,他在校办农场劳动4年。“四人帮”粉碎后,孙汉章重新回到学校,先后担任历史系人事秘书、校纪委秘书、外语系党总支副书记、校纪委副书记、离退休工作处处长等职务,直至1996年退休。

孙汉章说,自己一直在行政岗位上工作,所取得的工作业绩和从事科技研发、机械制造工作的同学比起来可以说是微不足道。“我最大的成就就是勤勤恳恳工作,完成组织交办的每一件任务。”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让孙汉章回想起了纪检工作经历。“我们虽然只是学校纪委的工作人员,但是工作中也怕得罪人啊。”孙汉章说,只要接到群众反映,就要找到被反映人了解情况,“听说学校纪委的人要来谈话,不管有没有问题,人家总是不乐意的。”尽管是个得罪人的活儿,但孙汉章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在纪检岗位工作十余年,孙汉章处理的案件中没有接到过一桩申诉,这让他感到很是欣慰。

“其实我们在工作中取得的点滴成绩,都与母校的悉心培养分不开,我们在母校打下了人生的基础。”孙汉章感慨地说道。六十年过去了,丹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阔别多年的同学们都变了样,虽然记得名字,但人已对不上号,走在街上更是认不出来。重新回到母校,孙汉章觉得既陌生又熟悉。“回到这儿就像回到人生起步的地方。我记得当时的校领导是王延序、冯励清,副校长陆立凡教我们化学,数学老师陈一川课上得特别好,黄祥声、沈镇高是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学校老师的教诲我深深记在心里,受用一生。”

“核潜艇专家”束滋德:服务国防科研40年

o_1bg32eqgg1ll7kkcgd38pe1guie

束滋德(蒋玉 摄)

20年前,未能参加40周年校友聚会,成了束滋德心里的遗憾。昨天,为了赴60周年之约,今年77岁高龄的束滋德一路风尘仆仆,一大早就从上海坐火车赶到了丹阳,终于在多年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母校——省丹中。

考取西安交大工程力学专业的束滋德,大学毕业后便被分配到了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05研究所,将其所学服务于国防科研,并参加了多项大型海上试验,特别是冒着生命危险经历了核潜艇深潜试验这样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试验。

束老说,一个人事业上没有追求和目标,他将是空虚的。少年时代的束滋德,曾写过“我的理想是做一名科学家”、“我长大了要当解放军”为题的作文,后来,他真的实现了理想,开创了一番事业。诚然,五年大学所学的仅仅只能作为一个事业上的基础,工作中,勤学好进的束滋德以图书馆为家,近乎疯狂地阅读大量中外文献来获取知识。在那之后,他承担了一项又一项研究课题,创建研究工作所必需的实验条件,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或是努力自行研制专用试验设备,使研究所在实验应力分析技术、实航振动测试技术方面达到先进水平,受到国内同行权威专家好评。

在外潜心研究多年,束老的心中还装着家乡、装着母校省丹中。束老表示,他对高中的印象十分深刻,可是回丹阳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也只是短暂的停留,他也曾悄悄在校门外看看母校,却从未踏进校门,此次60周年相聚,可谓是圆了他的一个心愿。

手拿着60年前的发黄的老照片,束老心满意足地笑了:“要不是提及名字,还真想不到现在白发苍苍的老人,竟是照片上意气风发的少男少女……”

“雷达专家”邹凤岐:60年首回校一切大变样了

o_1bg32eqgh17njh7e93d11udsgrg

邹凤岐(陈静 摄)

一走出电梯,邹凤岐就被眼前这一热闹的情景所感动,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是邹老毕业六十年来第一次见到曾经的同学,也是六十年来第一次再回校园。

“退休前,我一直在扬州工作,也和高中同学彻底失去了联系,所以之前的聚会一次也没能参加,这次来到这里,我一个同学都认不出来了,六十年过去了,大家都不再是曾经的模样。”邹老感叹道。

高中毕业后,邹凤岐考入山东工学院机械制造及工业设备专业,大学毕业后进入山东农学院当教师,一年后,他转入山东莱芜市财政局工作,之后又到济南市重工业局从事技术研究。出于想下工厂,了解基层工作,邹老还调至济南仪表厂工作了十年,负责热工仪表的生产管理和研究。

直到1975年,邹老才重回江苏,调至扬州723研究所工作,研究导弹驱逐舰雷达,这一干又是20年,直至1998年退休。从事雷达研究期间,邹老曾获得8项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并发表了相关论文7篇。

退休后,邹老回到老家开发区荆林居住,尽管和省丹中相隔不远,但苦于失去了和老同学的联系,他一次也没有回学校看过,这成了他心中的遗憾。“以前读高中的时候我比较内向,又是从乡下考进城的,心理上也难免自卑,只顾埋头读书。”邹老遗憾地告诉记者,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他很少对外联系,省丹中对他而言,犹如断了线的风筝,一度找不到线头。

幸运的是,和邹老初中同校、高中同班的冷连生辗转联系上了邹老,向他抛出了同学聚会的“橄榄枝”,邹老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不一样,学校真的是不一样了!”刚刚走进省丹中的校门,邹老就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以前学校只有几栋楼房,现在校园多气派!”看着既陌生又熟悉的学校,邹老的内心不禁澎湃汹涌:“省丹中对我有培育之恩,我要仔仔细细地再看一遍校园。”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