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年前身体出现明显不适后,家住吕城镇河北村小湾里村的李国宝曾奋力求生、也曾绝望放弃。或许是终其一生之幸运,李国宝遇到了给他第二次生命的医生陈锁成。在医院的两年多时间里,初时手术换心救命,此后拼尽全力续命——
古稀医生成了花甲农家汉的“爸爸”
“两年半前收治了李国宝,没承想后面会是这样的景状。由于家庭因素、经济因素,李国宝几乎成了没人管、没人顾的‘孤儿’,我作为他的主治医生,怎么也不会忍心看着他自生自灭。”陈锁成说,自他义无反顾地“接管”了李国宝以来,周边熟识的人不禁打趣“陈医生这是新认了个‘儿子’啊。”而面对此般善意调笑,陈锁成苦笑着回应道:“李国宝六十多岁,我七十多岁,这年龄也够不上这辈分啊……”
李国宝的妹妹(左)和护工(右)在床前
李国宝的儿子接受慈善救助金
陈锁成医生在向慈善总会工作人员介绍李国宝的病情
农家老汉面临“生死劫”,四处求医却无果
在人生的前六十年里,吕城河北村的李国宝可谓遍尝酸甜苦辣。成家育儿,卖力养家,这位农家汉虽然倾尽己力,却没能像自己期待的那样一直平淡安宁。早年离异、所挣不多,李国宝只能勉强维持自己和儿子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然日子总是过得艰苦紧巴,但李国宝终是将儿子抚养成人,而自己也凭着一双手尽量不成为他的负担。
2014年春节过后,李国宝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舒服,不能劳累、呼吸经常不顺。为了不影响平日的劳作,李国宝决定去医院看看。然而,在市里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检查、治疗后,李国宝先前的症状并未好转。因为手头拮据,他犹豫再三才决定去外面查一查。然后经过在周边几个大城市的检查后,医生告知李国宝他的心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而唯一的治愈可能便是接受“换心手术”。但是,李国宝求助的多个医院也都表示,因为他的情况十分危险,而院方并无太大把握可以为其诊治,所以都委婉表示不可收治他。
长时间的四处奔波求医,不仅让李国宝的经济状况更为拮据,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几近绝望时,他想到了远在四川的弟弟。几经周折,李国宝赶赴四川再求医。然而,四川医院并没有给李国宝带来新希望,医生告知其要活命只能“换心”,而这一手术无论是需要的巨额费用,还是存在的巨大风险,都只能让李国宝望而却步。
灰心等死复又盼活命,遍求3万元再求医
思前想后,李国宝终于还是断了再求医的念想,决心回到家中静待生命终结。只是,一日日地受着生理心理上的双重折磨,李国宝“赴死”的勇气不可避免地被耗尽了。2014年下半年,李国宝放下了所有的自尊骄傲,开始四处求人筹集自己的看病费用。“那时候我们都以为哥哥已经决心等死了,虽然不忍,可我们姊妹几个实在是经济条件都不好,再加上家里事情也多,根本没法顾上他,只能抽空偶尔去看看他。”李国宝的妹妹李小梅说,当得知哥哥开始四处求人筹钱时,她只能心痛着旁观。“也不知道这样求钱看病对哥哥是好是坏,但既然是他决定做的事,哪怕我们帮不上忙,至少心里希望他能好好的。”
一边“求钱”,一边“问医”,李国宝四处打听,终于从一位热心村民那打听到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也能实施“换心手术”。2014年10月,李国宝带着四处求得的3万元只身前往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和李国宝预想的一样,经过检查,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给出的结论也是“只有‘换心’才有生的希望。”只是,各项检查单上近乎骇人的影像、数据等结果也让院方犹豫,不知是否该冒险接收李国宝。最终,胸心外科主任陈锁成拍了板,他决定收治李国宝。“说不准当时我的心态如何了,或许是被李国宝眼中求生的渴望打动了,或许是觉得他还没到真的无可救药的地步。”陈锁成让李国宝重新看到了生的希望。
古稀仁医心怀父母心,力排险难巧手“换心”
决心收治李国宝后,陈锁成对他的照顾越来越特殊,不仅日日上阵进行日常检查,还亲自把关每一次治疗方案,更安排了自己的一名得力学生专门对其负责。
然而,经过进一步的深入检查,陈锁成才发现李国宝的病情比自己预想的还要严重。“李国宝患的是扩张性心脏病,简言之就是他的心脏收缩无力,这也是导致他呼吸困难的主因。经查,我发现他的心脏已经扩张得和他的头部差不多大,这严重威胁到了他的生命安全。”陈锁成深知“换心手术”已是李国宝活下去的唯一希望,相比于对未来手术危险性的考量,他更担忧这个六十多岁的庄稼汉是否能够等到捐献者。
命运垂怜,2014年12月10日,李国宝终于等到了重生机会,七十多岁的陈锁成亲自操刀,为其实施了心脏移植手术。而这一次手术,不仅让李国宝经历了生死考验,更让陈锁成接受了一次“大考”。“心脏移植手术之前我也做过,虽然难度高,但自己也颇有些把握。可是李国宝的情况却异常特殊,简单说就是手术中我发现他连接心脏的大血管出现破裂,随时可能危及生命。为了排除这一‘炸弹’,我当即决定将该处的‘修补’手术一起完成。”手术成功后,陈锁成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几近瘫倒的他猛然间意识到,自己刚刚完成了一台国际上都鲜有先例的手术。
“重生”后长住医院未再离,孰料恢复期又遇险
术后的李国宝虽然免不了再经历几多考验,但他都幸运地越过险池,身体状况也一日日地好起来。眼见着在医院住的时间越来越久,李国宝的自我感觉也越来越好,情况最佳的时候,他甚至只需服用抗排异药物,而无需医生护士再多费心。
漫长的恢复期虽然枯燥无趣,但李国宝却倍加珍惜“重生”后的每一日每一刻。可是,他默告的安宁度余生的愿望终究破灭了。2017年春节后,李国宝再度出现险情,而让他的主治医生陈锁成“哭笑不得”的是,这一次的意外只是因为李国宝的“未在意”造成的。“春节后李国宝的身上起了几个疱疹,我们给他用了药,并嘱咐他注意不要抓挠。可是,因为太痒,李国宝忍不住用手抓了,并且抓破了好几处。”此后的日子里,李国宝开始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意识偶尔模糊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经细致检查,院方确定李国宝出现了败血症。
“我们推测是李国宝用指甲抓挠疱疹破皮后,致使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继而产生毒素引发急性全身性感染。后期我们对他进行了抽血培养后,也印证了这一猜测。”陈锁成说,心脏移植病人得了败血症,其危险性不言自明。尽管倾尽所能,李国宝的病情却未能得到控制,渐渐地他不再能够起身活动,甚至只能卧床依靠呼吸机和血透机维持生命。
没钱维持无人照料,“医生爸爸”为其续命又操心
从最初怀揣3万元赴镇江求医之时,李国宝就明知自己无论如何也给付不了后期的治疗费用。他没有想到自己真的能够“换心重生”,没有想到在医院一住就是两年多,没有想到院方明知他无力支付医药费竟未将他“扫地出门”。而熟知原委的旁观者皆知,没有陈锁成,便没有2014年10月以后的李国宝。
“收治李国宝时,虽然对他家中的具体情况不了解,但也看得出他是无力承担心脏移植费用的。可是,作为医生,我无法见死不救。”陈锁成一句“我对他负责”,打消了旁人善意劝阻的念头。只是,当初的陈锁成并没有想到,李国宝的后续治疗着实给他带来了莫大的压力。“从李国宝住院开始,到完成心脏移植手术后恢复,再到后来因为意外感染卧床不起,几乎只成了我和医院的事。且不说他目前欠院方的费用已高达45万余元,最关键的是不论他的状况多严重,几乎都无人在旁照料。”
为了给李国宝最大的“生的希望”,陈锁成凭着自己在医院的资历,力排众议为他用最好的药、最好的器械、最好的医护团队,甚至还为他请了一个护工。“这可能是我第一次在医院摆资历、提非分要求吧,幸好医院还给我面子,一切都按我的要求来办了。”旁人想不通陈锁成为何事无巨细地为李国宝考虑,纷纷劝他尽到所能便罢了,可终是没劝住。“人家都调笑我真把李国宝当儿子了,可我就是没法狠心不管他啊。”
他为他“独守”生的希望,慈善救助暖心窝
“哥哥遭了这么多罪,我们作为兄弟、妹妹却顾不上,他儿子又因为犯了一些事情一直没法陪在身边。我们家里人心里都知道,如果不是陈医生,哥哥活不到今天。”李小梅说,对于哥哥李国宝的治疗,他们虽有心相助却无力承担,甚至连在床边服侍都没办法做到。“不知道哥哥是修了几辈子的福分,能够遇到陈医生,处处想着他、照顾他,可是看着哥哥躺在床上这么没意识没反应,我们真的不知道有没有继续治疗的必要。”李小梅坦言,他们姊妹间虽说不出“放弃”二字,可是面对现实的无奈,一家人别无选择。
面对一家人的消极无奈,陈锁成第一次有了巨大的无力感。“我真的不想轻易放弃。尽管李国宝的情况非常不乐观,可是他是我的病人,我希望给他生的希望,希望能为他担起风险。可是,如果家人最终做了决定,我的坚持也就没意义了。”陈锁成说,在李国宝的身上,他不止一次看到了绝望凄凉,但他却不死心地一次次盼望着奇迹。几日前,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为李国宝送去了12000元救助金,这已是慈善总会第二次为其伸出援手。“李国宝接受心脏移植手术后,我们就按规定对其实施了救助。此次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又再次按照相关细则予以救助。”该负责人说,虽然救助款对于李国宝所欠的医药费来说是杯水车薪,但还是希望能以此坚定一家人的信心。
看着赶至医院的李国宝的儿子一拿到救助款便交给医院,陈锁成说,有家人相陪,有社会关注,李国宝终于不用再那么孤单了,而一直清冷的病房里也有了暖意……
(尹媛 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