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培训班、美容店也纷纷开进了小区……

核心提示: “别说麻将馆了,如今各种小孩的培训班、美容店也纷纷开在了小区里!”日前,有市民向记者反映,自己所住的老小区里近几年来入驻了不少小公司。那么,为何商家不去租门面房、写字楼,却选择了老小区呢?这些商家的入驻又如何影响到了居民们的生活呢?

“别说麻将馆了,如今各种小孩的培训班、美容店也纷纷开在了小区里!”日前,有市民向记者反映,自己所住的老小区里近几年来入驻了不少小公司。那么,为何商家不去租门面房、写字楼,却选择了老小区呢?这些商家的入驻又如何影响到了居民们的生活呢?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文/摄 马骏

 

经济实惠位置优

店铺纷纷入驻小区

记者调查了解到,近几年来,我市市中心商业圈的门面房租售价格越来越高,就连面积和位置都远不及门面房的市区写字楼也同样价格不菲。为了降低成本,越来越多的小公司将眼光聚焦到了地理位置优越,且价格低廉的老小区。“我前段时间租下了这间房子,是两室一厅的老房子。之所以选择这里,一方面是价格原因,另外一方面是这里不仅毗邻市中心,人流量很大,而且处于小区里,街坊邻居一下子就能注意到。”一位在华南新村经营美容美甲的店主说道,“在商场里租一块空地的月租金抵得上我在这里租一年的了。只要时间做的长了,生意不是问题。”这位店主坦言,眼下我市很多老小区的房子都挂在中介招租,只要价格合适,业主并不太关心租的人是要自己住还是做点小生意。其中,位于一层的房子尤为吸引人。

 

“住改商”须经相关业主同意

家住华南某小区的一位业主曹先生表示,一年前,有一家美甲店在小区入驻。该店就开在自家隔壁,然而不少客户分不清哪一间,经常摁响自家的门铃。烦得不行,有时中午觉都睡不好。“作为商店就应该租住写字楼或商铺,这样既不影响邻居,客户也容易找到。”曹先生说道。

而家住丹句路北侧某小区的蒋先生也告诉记者,他所住的楼里就有一家公司租住在里面。“这些都是年轻人,特别不注意卫生环境,有人居然在楼道里随地小便,而且大声喧哗。我就此找过物业好几次,但都无济于事。我个人坚决反对在小区里面开公司。为什么公司、企业要在居民楼里办?家是安静的港湾,怎么能允许这些公司进小区?”蒋先生说道。

就“住改商”扰民的问题。记者近日走访我市多个毗邻市中心的小区发现,在小区所开的公司有培训班、美容店、美甲店等等,其中不少都出现了扰民的现象,不少小区业主对此感到不舒服。记者在网上查询到,目前有关居民小区“住改商”最明确的规定,来自《物权法》第七十七条,“业主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业主告诉记者,附近邻居出租房屋,自己并不清楚入住人是做什么的,只有事后才知道,是住户还是经营公司的。

 

期待出台相关细则

来自云阳法律服务所的法律工作者秦斯文认为,居民小区内开公司或入驻经营性机构是不合适的,因为这改变了建筑物和土地的适用性质。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公司开设在了小区中,而且各地对小区内开公司的政策不尽相同。

“一些污染大、有噪声的公司不能开在小区。”秦斯文说,对于市民所反映的开在小区的公司,物业、社区居委会、包括公安、工商等单位和部门应该联合加强监管。“如果有业主在生活中受到干扰,应该向工商部门投诉举报。”

那么,工商部门是如何监管小区内开设公司情况的呢?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相关规定,企业在进行注册时,需要出具产权证明,证明中需注明房屋用途的性质,如果房屋用途是民用住宅性质,注册企业需要当地居委会或办事处盖章,以证明该企业在经营办公过程中不扰民,或者是附近邻居进行签字,经邻居同意,才能通过。“这是从公司注册阶段进行把关的有效途径,但问题是有些公司或者商铺,在小区可能是办公地点之一,不涉及注册,而是直接和房主谈好价钱就搬进来。还有就是有公司员工把房屋当成集体宿舍用,同样也会扰民。”“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出台一些细则,对这些开在小区的公司、商户造成扰民的情况,加强监管力度。”一位业主说。

 

责任编辑:张钰婷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