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进入最后“冲刺”期

核心提示: 眼下距离一年一度的高考还有不到1个月的时间,紧张的气氛已经扑面而来,即将奔赴考场的考生们准备好了吗?近日,记者采访多位高考“过来人”,以期竭尽所能为高考学子们提供一些考前学习生活的小贴士,让同学们高中生涯的最后一段时光既严肃紧张又生动活泼。

眼下距离一年一度的高考还有不到1个月的时间,紧张的气氛已经扑面而来,即将奔赴考场的考生们准备好了吗?近日,记者采访多位高考“过来人”,以期竭尽所能为高考学子们提供一些考前学习生活的小贴士,让同学们高中生涯的最后一段时光既严肃紧张又生动活泼。

文/ 马骏

临近高考,紧张的氛围越发浓厚,但是,越是这样,高三学子在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越是要做到有条不紊,千万不要因为紧张,打乱自己有序的安排。甚至还要把自己从以往紧张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这段时间学生主要是为高考做好心理、生理、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准备。较妥当的方法就是保持一如既往的状态,保持固有的学习节奏、熟悉的环境和常态的生活,以缓解临近考试难免出现的紧张和心理疲劳。

煲一碗心灵鸡汤

为自己“加血”

说起当年高考,来自河海大学大三的小周感叹,最后一个月总感觉坚持不下去了,每次这时候都会告诉自己一些励志的话,比如我当时是用马云说过的话来鞭策自己:“今天必须很努力,才能面对明天的残酷;明天必须更努力,才有可能看到后天的太阳。”小周表示,最后一个月每天都过得忙碌而充实,只是每次睡觉前想起来,还是会有些莫名的紧张,记得当时会对自己说些鼓励的话,就是那种心灵鸡汤吧,在那种情境下,心灵鸡汤还是充满力量的。来自扬州大学大三的小李表示,当时就是一个劲儿对自己说,认真复习,再努力一个月就可以疯狂地打篮球,疯狂地旅游,疯狂地玩魔兽世界了!“那时候觉得高考真的就是个分水岭,鼓励自己的话很简洁,就是别让自己后悔。”小李说道。

心态调整五花八门

总有一款适合你

高考无疑是人生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如何调整心态,迎战高考,师兄师姐们的想法和做法五花八门。

现就读于武汉大学的小陈表示,对于平常的考试测验,自己的状态肯定是有所波动,时好时坏的,但是总还是保持乐观心态,告诉自己不要灰心丧气。“当我感到焦躁不安的时候,就会暂时放下学习,放松自己,比如听听音乐,和好朋友聊聊天,晚自习课间时去操场散散步,吹吹风。”小陈说,“记得自己第二次模拟考的成绩不尽人意,心里有些不安,但好在基础比较好,最后一个月拼命学,考试前信心还挺够。那时我放松的窍门就是一个人围着学校转圈,偶尔脑子里会闪现一个自己比较模糊的知识点,就记下来,然后回到教室补习漏缺的知识,既放松了,又没落下学习。”小陈表示,当时觉得高考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临近考试时,心态倒是淡定了不少,就想着:急也没有用,再怎么样都差不多已经定型了,太紧张可能反而发挥不好,淡定一些,放松下来还有可能超水平发挥,毕竟努力了一年,也没什么好遗憾的了。平时复习太紧张了就会听听歌,想想高考结束后的幸福生活来给自己鼓劲。

一个月走得快

学习技巧看过来

攻克薄弱科目,效果更明显。在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师兄师姐们普遍建议考生要安排更多的时间去攻克薄弱的科目,对于可以通过短时间的记忆来提升成绩的科目,适量加班加点也是可取的。河海大学的小周认为,成绩够好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分配学习时间,针对自己的弱势科目来加强复习,效果会更明显;而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则建议听从老师的安排,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任务更为靠谱。“高考前最后一个月,学生应该将重心放回到教科书上,夯实基础知识才是关键,绝不能以单纯做题替代复习。学习重点要放在查漏补缺、总结经验教训、知识点梳理和整体回顾上,在头脑中形成比较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对各科复习提纲的回顾以及对以往错题的反思等都有助于考试时知识再现和思路打开。这阶段复习要跟着学校老师的安排走,但更需要的是考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自己平时出现的失误点和盲点。可以适量减少做题,做题时要有取舍,不能仅为应付老师的任务,关键是针对性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魏师兄亦认为到最后阶段可以适当回归一下书本,厘清概念,理科科目诸如物理,就可以自己推导一下公式,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对解题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赢在心态”,高考前最后一个月,学生们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调整心态。武汉大学的小陈表示,不管你是尖子生、中等生、还是差生,都要以理智的态度面对考试,如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发展问题,认识到任何成功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论高考最终成绩如何,并不代表今后人生的发展趋势。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理智地对待高考,避免遭受过大的打击或者因为一次成功而放松努力。以平稳的心态应对考试,放下不必要的心理包袱,反而可能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奋斗虽可贵,健康价更高。师兄师姐们在接受采访时均表示要特别叮嘱高考考生们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小刘建议同学们多站起来走走,久坐容易导致身体血液循环不畅,他认为,走步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法,也不用快跑,就是散步,可以饭后百步走,既有助于消化,还可以缓解心情。此外,每周的体育课可以抓住机会锻炼身体,打打篮球,跑跑步,适当运动,也不要太剧烈。

责任编辑:张钰婷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