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劣质一次性餐具恐成伤人“利器”

核心提示: 如今,越来越多工作忙碌的市民通过订外卖解决中午的吃饭问题。于是,各种一次性餐具也成了办公桌上的“常客”。然而近日市民林小姐向本报反映,部分一次性餐具制作很粗糙,特别是喝汤用的小勺子,边缘非常锋利,如果不小心使用很可能将人割伤。  

本报讯 如今,越来越多工作忙碌的市民通过订外卖解决中午的吃饭问题。于是,各种一次性餐具也成了办公桌上的“常客”。然而近日市民林小姐向本报反映,部分一次性餐具制作很粗糙,特别是喝汤用的小勺子,边缘非常锋利,如果不小心使用很可能将人割伤。  

林小姐是一名汽车4S店工作人员,中午由于休息时间较短,大多时候都是跟同事一起叫外卖。外卖往往搭配有一次性筷子和塑料汤勺,日前林小姐用汤勺喝汤的时候,嘴唇被勺子拉出个小口,伤处有点火辣辣的,幸运的是没有流血。“没想到塑料勺子会那么锋利,也怪我当时太匆忙了没留意。”林小姐如是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林小姐遇到的情况不是个例。“我是不会让小孩用一次性筷子和勺子的,怕一不小心就被伤到。”对此,市民蔡女士也深有同感:“不仅是塑料小勺,一次性筷子也是惨不忍睹,表面粗糙不说,有的还包装破损,让人怎么敢放心使用。”她表示,从自身健康和安全出发,自己自备了筷子和汤勺放在办公室。随后,记者寻找到一个一次性勺子进行试验,轻轻一捏,一次勺子就立马裂开了,且裂开的边缘处相当锋利,可轻松划开一张A4纸。 

据了解,根据规定,一次性餐具外观不能有明显异物、起泡、模型缺陷、毛刺、膨胀及其他缺陷;结构上要求边缘光滑、规整。而记者走访多家餐馆和市场发现,基于降低成本的目的以及对相关规定不了解等原因,不少商家采购的一次性塑料餐具多为劣质甚至是“三无”产品。  

对此,有业内人士提醒,辨别一次性塑料餐具好坏的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认准QS标识。此外还可通过闻气味、摸质感等方式。“在使用一次性勺子时,消费者首先最好闻一闻勺子是否有异味,如果有就最好不要使用,担心被勺子划伤的消费者可以用手触摸边缘并观察一下是否有毛刺。同时,对于一次性塑料勺子,建议消费者使用时尽量避开高温。”该业内人士说,当然最好的方法还是自备筷子、汤勺。

(陈晓玲 文/摄)

 

责任编辑:张钰婷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