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监控补光灯太刺眼

核心提示: 日前,很多市民向本报反映,夜晚开车途经几处路口时,总是被路口抓拍系统配套的补光灯晃眼,导致看不清前方路况,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呼吁相关部门能够解决补光灯“晃眼”的问题。

部分监控补光灯太刺眼

容易产生视野盲区 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城市道路的平安、畅通,我市大部分主次干道上,架设了不少卡口抓拍系统。这些系统犹如天眼一般,监视着市民的交通出行。但与抓拍系统配套的补光灯,却让司机们感到郁闷。日前,很多市民向本报反映,夜晚开车途经几处路口时,总是被路口抓拍系统配套的补光灯晃眼,导致看不清前方路况,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呼吁相关部门能够解决补光灯“晃眼”的问题。

文/ 马骏

市民吐槽监控灯光“亮瞎眼”

“前天在开发区齐梁路与前进路路口由南向北行驶时,被补光灯晃了眼,差点就撞上了西边过来右拐的车。”市民龚先生向记者抱怨,该路口的补光灯真的太刺眼,光照在眼里,形成一个盲区,途经灯下路段时,几秒钟内什么都看不见。短暂的致盲对于司机来说,无异于行车隐患,而这样的补光灯不止一处,尤其是设置在路口附近的补光灯更危险,如果有车辆汇入,处于光照中的其他车辆司机很难及时发现。

对于龚先生反映的问题,之前也有多位市民吐槽过同样的遭遇。新手驾驶员小吴驾车途经北二环大桥时,就差点与并驾齐驱的一辆私家车发生碰擦。“要不是我反应快,猛打一把方向,真的就撞上了!”小吴后怕地说,就是因为大桥西侧的补光灯太亮了,突然被晃了眼,才没注意到边上。

昨天晚上,记者驾车来到龚先生所说的齐梁路与前进路交汇路口。当记者驾驶车辆接近红绿灯时,眼睛被强光笼罩,视线有些模糊,无法看清前方路况。车辆驶过红绿灯后,视线逐渐恢复正常。记者驾车感受后发现,车辆接近交通摄像头时,视线很容易受影响,的确会出现眼前突然一黑的情况。

走访中,有多年驾驶经验的出租车驾驶员张师傅告诉记者,这种灯灯光煞白,从车道正上方直射过来,的确很刺眼,让人不得不平视,但平视中,灯后方看过去又是黑乎乎一片,必须得减速慢行,有时还不得不闪下远光灯,以便让自己看得清楚,同时也提醒前方的车辆或随意横穿马路的行人,方可安全通过“灯下黑”这段路。

期待补光灯能更具“人性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司机认为过亮导致行车不安全。大多数市民希望通过本报向有关部门呼吁,将摄像头的补光灯亮度调低一点,消除安全隐患。

采访中,虽然补光灯十分刺眼让市民郁闷,但对于安装监控设施的初衷以及效果,大部分人表示认可,“道路上安上监控,城市治安明显好多了。”市民刘先生说,如果能适当调整灯光的角度或亮度,更具人性化的设置也许会更方便司机,以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同时,部分市民也提出了改变“迎向”照射为“逆向”,使用低照度相机等解决方法。

针对市民反映的问题,记者联系了相关部门。据工作人员介绍,在这些监控设施中,分布着用于交通违法抓拍的电子警察以及治安卡口监控,而监控设施能在夜晚光线不足时,把经过路口的车辆和人脸特征拍清楚,在公安工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于市民的反映,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抓拍系统是为了构建更加平安、畅通的城市环境,补光灯则是为了给抓拍摄像头在曝光瞬间提供充足光照,以便摄像头能够清晰地拍摄到通过的机动车的全景特征、号牌、前排驾乘人员面部特征以及路面环境等。对于补光灯影响安全驾驶的问题,工作人员提醒驾驶员,在通过设有补光装置的路段时,应注意观察周边道路环境,降低车速,集中注意力,不要随意变道,不要刻意去看补光灯,以减少对行车的影响,确保驾驶安全。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