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文化”激活村民新能量


近日,扬中市文化惠民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现场部署会在三茅街道兴阳村召开,“小村办大会”的背后是该村在文化工作中的探索与创新——

“你们来啦,我这儿有点乱,随便坐。”21日上午,扬中兴阳村南4组张凤英老人的家中,78岁的张老正在认真制作着花船。自打加入了村文体协会,他的生活再也离不开这些“花花草草”,设计图样、剪做纸花、扎制花船成了他近五年来最大的乐事。

“相比以往退休在家,终日里无所事事,闲得发慌,这样的‘忙碌’日子,我喜欢。”一边粘花,张老一边笑着说道。

镜头转至兴阳村全民健身广场,村文体协会副会长李纪云正带领着数十名村民欢快地跳着舞步。回想几年前,这个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的广场上还少有人气,如今倒“人满为患”了。

“以前,我们村的人,饭一吃就约打牌,如今,大家吃完饭也约,但不是打牌,改跳舞了。”广场上,村文体协会另一位副会长周富财高兴地介绍道。

兴阳村村民们生活的变化看似微妙却很有深意。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组有趣的数字:兴阳村全村968户,是个偏远的江边小村,但却连续十年举办 “草根村晚”,且一届更比一届强,吸引周边观众多达8000余人,成了“草根文化的热土”;原本该村年收入仅3万元,是个市级贫困村,如今却成了集体经济年可支配收入过百万,固定资产达2亿的“江苏最具魅力休闲乡村”,不仅率先在全市成立了文体协会,还探索出独特的“兴阳文化模式”。

“这大约就是‘文化’的力量。”总结全村的“蜕变”经验,兴阳村党委书记陆廷余感怀道。

从2007年第一次举办的“城乡结对 文化共建”乔迁宴,到如今已连续开展了十年的 “企业搭台 群众唱戏”“村晚”;从拼拼凑凑、硬着头皮上的“众人划桨开大船”合唱,到如今自编自演、有水平才能站舞台的节目表演;从每年一度的拔河比赛,到现今的“农民大讲堂”……“文化惠民”带动了兴阳经济的新跨越,开辟了乡村旅游文化的新财源,更让全村村民的生活越发多姿多彩,乡风更为浓厚。

“我们排节目都是结合着村情民意来的,宣传政策方针,曝光丑恶现象,表彰先进典型,倡导优良家风,就因为这些节目,村里好多难办事都好办了,邻里间不能说的话也都说开了。”71岁的兴阳村文体协会会长戴梅英认真说道。

如今,兴阳村文体协会会员共有146人,覆盖全村29个村民小组,最小者只有7岁;该村自编自演的节目获得了众多市级奖项,两条长龙还被邀请在全市18个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进行了表演;2015年,该村又新建会议中心,邀请专家举办各类演讲和授课15余次,80%以上的村民都参加了学习……

“现在,每年9月16日的‘村晚’已成为我村‘雷打不动’的规定动作,也成了全村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之后,我们将更加努力塑造更多的品牌,让‘文化惠民’越办越好、越办越有味道。”采访最后,陆廷余笑着说道。

□ 徐琳

责任编辑:汤鹄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